在高校健美操课堂上实施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上海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wmm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是一种在短时间内,大运动量和高效率地参加并完成一项运动项目,并利用多组手段进行运动干预的训练方法。期间的休息间隔时间不得超过运动时间,以避免机体达到完全休息。在此休息期间机体还需保持低强度运动,以确保在正式进行高强度运动之前,受试者的心率处于完全恢复状态。如今,国内外热衷于使用高强度间歇训练在不同领域进行实验干预的研究人员与日俱增,国外很多优秀教练员将之实践于国家队优秀运动员作为训练手段,以其短时高效性可以短时间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科技与时代同步发展,各阶层的人对自身的要求以及追求也逐渐提高。与之并驾齐驱的就是大众十分关注的健康问题与肥胖问题也随之呈现增长趋势。由于高学业负担以及毕业生对未来的就业压力,除了中小学体育加试外,更多的高校学生会更多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活方式或是学习方式,与体育之路渐行渐远。也导致了现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因运动量太少,引起体质水平下降或是运动损伤率增加。研究目的:本研究将通过为期10周的运动干预,探索在健美操课堂上实施高强度间歇训练法是否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产生积极影响,为健美操课堂提供更加省时高效的教学氛围,也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价值。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测试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上海财经大学2018级金融贸易班24名大二女大学生进行为期10周的实验干预,研究在高校健美操课上实施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以及可实施操作性的探索。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干预手段与强度的课程安排,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分别对两组学生在身高、体重、BMI、肺活量、50m、800m、立定跳远、1min仰卧起坐以及坐位体前屈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根据健美操课程的专业性与延伸性,又分别对两组学生在睁眼站、闭眼站、安静心率及运动后即刻心率等方面测量学生的平衡能力及心肺能力。通过上海体育学院官方网站对中国知网进行相关研究文献的检索工作,访谈校内外与本研究相关专业的研究学者及教授,参考及借鉴国内外硕博士文献的实验方案、设计以及专业专家学者的实验建议,结合自身的健美操专业特征,进行针对性的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案,采用WPS进行数据统计与整合,再结合Spss20.0对两组学生的实验前后测的各项测试指标进行分析与总结。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组在体重、BMI这两项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除BMI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实验组在肺活量、安静心率、运动后即刻心率指标上均有显著性提升(P<0.05),而对照组除安静心率有显著差异外(P<0.01)其他指标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实验组在立定跳远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睁眼站、闭眼站上均有非常显著性提升(P<0.01),而对照组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如下:(1)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具有减肥减脂、塑造形体的作用。(2)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女大学生的肺活量、心率以及身体平衡能力。(3)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女大学生的腰腹力量、柔韧、速度以及有氧运动能力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教学特点,对创新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目的研究卡介苗联合吉西他滨序贯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32例,依据术后灌注药物和灌注方法分为A组(GEM组)、B组(BCG组)
教育一定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进行差异性教学才能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性并能够将差异教学应用于自身的日常教学当中,才能
深圳提出要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也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在国际化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具有成功经验和重要借
本文推导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共轭定理及其推论,有效地解决了项不确定的等差数列的连续n项和与项不确定的等比数列的连续n项积的计算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线频谱资源愈发紧缺。无线带内全双工(IBFD)可以在同频段同时实现数据的收发,具有频谱效率加倍的理论预期。带内全双工技术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是
校本教师培训基本原理,是指作用于校本培训过程中的具有普遍性、基本性的基础规律,是彰显校本培训特色的主要特征。判断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师培训,并不在于时间先后、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