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绩溪县地处皖南山区,属安徽省宣城市,县域面积1126万平方公里,人口18万,下辖11个乡镇,75个村,6个社区。经济以农业为主,2018年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243元/年,处于安徽省中下游水平,是比较典型的山区农业小县。截止2018年底,绩溪县共有中小学校18所,其中乡村中小学校13所(乡村中学3所、乡村小学10所);现有在职教师955人,其中乡村教师453人,乡村教师队伍群体中30岁以下年轻教师占比10.1%,50岁以上教师占比42.6%,总体结构呈现一定程度老龄化;男性教师298人、女性教师155人,男性教师数量约为女性教师1.9倍,性别比例不够均衡;第一学历为大学以上的人数为22人,占比4.9%,学历水平整体不优,近年来绩溪县乡村教师队伍流失人数多、增加人数少,整体人数逐年减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潜在危机,因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有可能对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015年来,中央、省市先后下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5年工作意见,为解决当前乡村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建设一支规模适度、高效稳定、素质优良的乡村教师提供了解决方案。在上级文件的基础上,绩溪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会同县教育体育局及时起草相关文件,在经实地走访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绩溪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绩溪县教师支教管理办法》等本地政策文件,为加强本县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本文通过对历年文献进行研究,配合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查阅相关数据资料等方法,概括论述了绩溪县乡村教师队伍现状,深入分析了绩溪县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目前存在的进入渠道单一,队伍结构不优,流动性不足,待遇保障不够,职业认同感不足等问题。从社会认同感、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学校管理等外部因素和个人发展、个人价值观等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围绕实施“提量”工程,通过“超前”招考、吸引户籍地教师回归、严格管理机制等措施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整体规模;实施“提质”工程,通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健全管理机制、强化教育培训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施“提神”工程,通过加强待遇保障、完善职称评定机制、健全保障机制激发乡村教师队伍活力三个方面对加强安徽省皖南山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