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内容主要涉及心理理论的生理机制、发展特点以及个体差异等许多方面。目前关于幼儿心理理论的研究已经从早期探测年龄界限和任务标准转向探讨深层次的心理表征机制和影响其发展的社会化因素。作为儿童社会化进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本研究从幼儿同伴关系为出发点,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与其同伴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实证支持,同时也为幼儿园、家庭的幼儿心理素质教育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本研究对国内外三十年来有关心理理论、同伴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相关关系等研究内容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和评析。从研究文献中发现,目前关于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较少,而且大都集中于理论探讨阶段,实证研究还不多,其研究结论尚需要更多实证数据的支持。本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进行同伴关系的测量,采用意外地点任务、意外内容任务来测量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不仅考察了幼儿的同伴关系发展的年龄特点以及性别差异,还考察了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年龄特点以及性别差异,此外还进一步探讨了幼儿同伴关系对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影响。
实验一选取102名幼儿(小班31名;中班30名;大班41名)为被试,进行同伴关系及心理理论任务的测量,结果发现:
(1)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受欢迎程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小班幼儿受欢迎程度差异不显著,中班和大班中受欢迎型幼儿的提名集中程度明显提高;幼儿的同伴提名情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孩比男孩得到更多的喜欢提名,而男孩得到更多的不喜欢提名。
(2)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心理理论任务的得分逐渐上升,小班幼儿和中班幼儿在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中班是心理理论发展的快速期;另外,幼儿在心理理论各项任务上的得分只在表征变化问题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其余各项任务上的得分都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3)不同同伴类型的幼儿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存在差异,受欢迎儿童得分最高,其次是一般型儿童,被拒绝儿童得分最低,受欢迎儿童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实验二通过同伴提名法,对幼儿园的大班幼儿先进行同伴关系的测量,从幼儿全体中筛选出受欢迎儿童与被拒绝儿童,然后对这两部分特殊群体进行心理理论任务的测量,分析不同同伴地位幼儿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幼儿同伴关系不良及心理理论发展水平较低的成因,探索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以提高幼儿的心理理论能力,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实验选取33名幼儿作为被试,采用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测量了他们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结果表明:
(1)不同性别幼儿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
(2)不同同伴类型幼儿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差异显著;
(3)在某种程度上,幼儿受欢迎的程度受其自身特点及交往技能的影响,受欢迎幼儿比被拒绝幼儿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