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约4万1千字,分五部分对先秦杂家的思想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前言部分概述了学术界对先秦杂家的研究成果,对先秦杂家进行了界定。第一部分讨论了先秦杂家的形成和特征。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先秦杂家发展的特征以及其具体表现。第三部分论述了先秦杂家的消亡及原因。第四部分研究了先秦杂家对秦汉及以后政治、学术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本文在总结先秦杂家研究的相关成果基础上,分析了先秦杂家研究的不足,从学术发展的角度出发,准确界定了先秦杂家,把先秦杂家融入到文化发展中深入考察,认为先秦杂家是适应先秦学术发展而产生的,最终又汇入到学术融合中的一个学术派别。先秦杂家的先驱者应该是早期各国的史官,杂家思想的源头首先应该是史官的忠实记载。这种忠实记载和秉笔实录发展到战国时期演变为政治上的功利主义,并与动荡的社会环境结合,促使一大批倡导学术融合的学者出现并聚集在稷下学宫。他们聚集在学术融合的旗帜创造了先秦杂家的第一部代表——《管子》。战国中后期随着品评百家学术作品的出现,百家融合趋势加强。与此同时,秦朝统一的脚步加快,政治上的统一反映到思想界就是《吕氏春秋》的出现。先秦杂家从一开始就受到学术发展和政治统一的影响,是一个主张学术融合、兼容百家理论,以服务王治为宗旨,以上听天命、下尽人事构建学术理论的学术派别。先秦杂家的特征是通过其代表作《管子》和《吕氏春秋》表现出来的。从《管子》到《吕氏春秋》,体现了先秦杂家的学术发展,表现为编纂体例上从无序的编凑和编排上的零散混乱发展到有组织的编写和体例严整有序;内涵结构的学派倾向上从道法为主发展到儒道为主;杂家特色理论内容上发展得更加系统和深化等特征。先秦杂家从学术上看是“百家”到“独尊”的过渡,随着学术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先秦杂家最终完美汇入到自身所提倡的百家兼容理论主张中,先秦杂家消亡。先秦杂家的消亡是内部杂家自身学术发展和外部游学养士土壤消失以及诸子学派内在的排他性综合作用导致的结果。先秦杂家给学术界带来的是一种不拘门户之见、博采众家之长的宽容的学术态度;其博采众家思路也深刻影响了学术综合的趋势;先秦杂家的学术思路促进了新学派的产生。先秦杂家的理论也深刻影响了汉朝的政治统治。先秦杂家消亡之后,学术界搞不清、找不到杂家赖以存在的理论依据,错误地把一些实属其他派别的著作归于杂家之列,给先秦杂家研究带来了误解和困难。通过对先秦杂家的研究和论述,本文明确界定了先秦杂家,准确概括了先秦杂家的整体特征,揭示了先秦杂家的学派理论和特色思想,理清了先秦杂家的发展脉络,阐明先秦杂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指出《管子》和《吕氏春秋》是仅有的两部代表作,《淮南子》不可能是杂家而是道家著作,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了先秦杂家对学术和政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