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经历了一个稳步快速发展的阶段:1978年我国服务业比例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2%,2001年服务业比重为41%,首超工业比重,2012年比重为46%,2015年比重首次超过整个经济的一半,达到50.5%。服务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吸收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十二五“规划中,服务业将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服务业具有无形性、生产消费同时性等特殊性质。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服务业是环境友好型产业,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往往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那么,我国服务业是否具有污染性?服务污染性的本质来源是不是服务业的生产物质1978年-2014年间,服务业的产业增加值增加了近340倍,2014年产业增加值为305810亿元。1995-2009年间,服务业的产出水平、从业人员数、资本投入额分别增长了约711%、53%和812%,能源消耗量、电能等消耗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则分别增长了约212%、366%和118%,而单位劳动力能源强度和单位劳动力碳强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09年服务行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分析指出服务子系统的能源消耗中,82.09%是化石能源,17.83%是电能类能源。为了分析服务行业的生产物质性以及污染性,本文采取了以环境为基础的子系统可比价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中国服务子系统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后综合运用加性分解法和乘性分解法将碳排放总量分解成6个组成部分:碳排放内部规模部分、碳排放内部自身部分、碳排放内部反馈部分、碳排放内部溢出部分、碳排放反馈部分、碳排放溢出部分。首先,本文计算并分析了我国服务子系统在1995-2009年15年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并得到以下两个结论:第一,15年间中国服务子系统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总量约为10372.80百万吨,是2009年中国碳排放总量的2倍;第二,服务子系统15年间二氧化碳总排放量74.99%是碳排放溢出部分,是剩余经济为了满足服务子系统生产的投入需求而进行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7.18%是碳排放内部规模部分;4.98%是内部溢出部分;其余三部分占比2.7%。其次,本文重点分解并分析了2009年我国服务子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并得到以下三个结论:第一,2009年服务子系统的碳排放溢出部分占比74.09%,总额为801.67百万吨,意味着剩余经济系统碳直接排放总量的14%都是为了满足服务子系统的需求。该结论不仅证明了服务行业的生产物质性,还证明了服务行业的污染性;第二,在直接碳排放量中,与交通运输有关的部门污染最严重。这与部门性质相关,与其他服务子系统部门不同的是,与交通运输有关的部门(22、23、24、25)进行的生产活动中的很大比例都是为了满足其他部门的需求,如批发贸易、零售贸易部门在贸易活动过程中均需要交通运输的投入;第三,部门(33)医疗卫生是服务子系统碳排放总量中最大的污染者,主要在于该部门高比例的碳溢出部分。医疗卫生行业进行的生产活动,医院基础设备、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均需要高额的能源投入,医院的运转离不开医疗设备等。与交通运输业有关部门相反,医疗卫生部门的生产活动需要高比例剩余经济活动的物质支持,部门(31)公共管理、国防及社会基本保障和部门(34)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也是如此。以上结果充分证明了服务行业的生产物质性和污染性,给减排政策制定者也敲响了警钟:除了交通运输有关的部门,服务行业是非直接污染部门,减排政策的制定应从需求角度出发。然后,本文采用了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服务子系统碳排放的因素。面板数据模型以服务行业各部门各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因变量,选取了7个自变量:部门产出水平、能源税额、化石能源消耗额、电能等能源消耗额、劳务报酬投入、资本投入、劳动力文化占比以及产业关联系数,对其逐步进行回归,舍去不显著的变量,留下显著的变量,最后得出以下结论:能源税额、劳务报酬投入和产业关联系数与服务子系统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量呈正比关系;部门产出水平和电能等能源消耗额与服务子系统二氧化碳排放量呈反比关系。最后,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政策建议:设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减排政策;建立专门性能的能源税种;优化能源结构;加强员工能源效率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