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上的初民精神——略论中国原始岩画的生态美学内涵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rackfor1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前岩画作为原始造型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原始社会生产与生活的艺术再现,它以图画的形式,用无声的语言记录着原始初民的思想与情感。在原始思维及原始宗教观念的作用下,初民作为自然之子、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是一种原生性的、水乳交融的关系,他们并没有把自然作为独立的客体和异己的力量,而是把自然当作生存的家园、生命的归宿。 本文以岩画的起源、造型特征和艺术风格作为研究基础,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诸层面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方面分析了原始岩画所蕴涵的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的目的在于,重新探讨和审视人类童年时期的精神内涵,反思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并期望可以从中找到能够医治现代社会各种精神病症的良方,由此寻觅一条拯救人类精神的返乡之路。
其他文献
在权利(正当)与善的关系上,主张权利的优先性一直是自由主义的主要标志之一,罗尔斯也不例外。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却同时受到了来自自由主义内部以及社群主义两方面的批判。前者坚
“近代自然科学”指的是“在近代欧洲诞生的那样一种看待自然、处理自然的知识形式和社会建制”,在1600年前后几十年间欧洲科学活动方式发生的根本转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它
《论道》作为现代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思想深邃博厚,逻辑论证谨严,集中体现了金岳霖先生对世界、社会、人生、民族命运等的深切关怀。他试图通过构建“新道论”来
论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思想史上美学思想的描述,重点分析马克思美学思想,针对现代生活世界中审美化的趋势分析,提出在此过程中,一些人们审美倾向走向歧途,比如金钱主义,艺术和美
“生死”乃生命之两端。古往今来,人们对生死问题之研究从未中断。生死问题虽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研究它的理论成果却常论常新。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生死,其原因就在于它是生命
自由是人类永恒追逐的一个话题。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到被誉为“黑暗的时代”的西方中世纪,再到近现代哲学,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存在主义作为人文主义流派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