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义务教育制度推行以来,近30年的时间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义务教育制度推行和实施力度的不同,也使得学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扩大,基础教育发展不均等现象日益突出,影响着教育公平的推进,已成为当前深化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巨大阻碍。中小学1空间布局和空间均等化研究对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山区具有交通不便、人口分散且人口变化速度快等特点,研究山区贫困县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对我国广大贫困山区教育发展具有普遍适用意义。本研究以豫西山区贫困县嵩县为例,通过对1997年、2007年、2015年中小学空间位置运用趋势面、Voronoi多边形、缓冲区和带渲染的热点分析从不同方面分析嵩县中小学的空间布局特点。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小学空间布局在东西方向上呈东少西多的分布趋势,初中东西方向上的空间布局与小学相反,呈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撤点并校行动的开展使得嵩县南部大量中小学校予以撤销,南北方向上由北少南多到北多南少逆转;南北方向上的趋势变化速度相对于东西方向变化快,主要与中心城镇的辐射作用以及政策调节的显著性有关;随着嵩县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总体数量下降,趋势线逐渐平缓,中小学空间分布日趋均匀。(2)中小学空间分布呈“一面两线”的集聚分布状态,在嵩县北部形成沿东北—西南走向的面状密集分布区,该面状分布区与浅山丘陵区重合,沿S247和G311形成两条南北和东西狭长分布的带状密集分布区;随着中小学数量的减少,空间集聚状态呈逐渐下降趋势。(3)各地形区中小学服务面积绝对值变小,但由于不同地形区学校数目减少比重不同,使得浅山丘陵区服务面积比重相对增加,低山区和中山区下降,且地势越高服务面积减少越显著。(4)通过成建制小学和教学点的关系对比,发现两者呈空间负相关关系,成建制小学分布密集的地区教学点分布较少,成建制小学分布稀疏的地区教学点分布多;且成建制小学综合水平高的区域教学点水平低,成建制小学综合水平低的区域教学点水平相对较高。在嵩县中小学空间格局演化分析的基础上,以2015年基础教育数据为基础,根据教育资源占有、最近入学距离、择校机会和学校吸引力来度量各类型学校的教育均等化程度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嵩县义务教育发展现状提出进一步促进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建议、对策。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各乡镇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等,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性,存在教育资源不足与过剩并存的现象,均等化指标差值较大,教育发展极化现象突出。(2)同一系列指标体系下,各行政村小学的教育均等化程度整体高于初中,小学的教育均等化指标达到中等以上水平,且整体分布较为均匀,而初中的均等化指标多为中等偏下水平,且均等化水平相差较大。(3)在教育均等化各主要影响因素中,人口数量对教育均等化指标产生重要影响,当中小学数量一定且人口密度较大时,较多的适龄入学儿童到同一所学校就读时会形成对该区域有限教育资源的竞争关系,导致教育均等化指标整体下降。(4)各行政村中小学教育均等化指标分布总体符合中心—外围模型,以中心城镇城关镇为核心,随着距离的增加中心城镇的辐射作用减弱,教育均等化指标逐渐下降,在核心区外围形成不同等级的均等化指标圈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