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冠心病合并恶性肿瘤或确诊1年内发现恶性肿瘤的2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相关终点事件的随访,探讨他们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此为冠心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监测、治疗和预后干预提供临床数据。方法:通过联众病历系统收集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冠心病的患者8610例,其中同时合并恶性肿瘤或确诊1年内再入院发现恶性肿瘤,并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291例,其中男性192例,女性99例。记录并分析研究人群的临床基线资料、冠脉CT或造影结果、血运重建治疗方式、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辅助治疗及肿瘤的治疗情况。对研究人群进行随访(中位时间27个月),记录研究终点的发生情况(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治疗的心功能不全)。最后有265例患者完成随访,根据冠心病的治疗方式分组,即药物保守组57例,血运重建组208例,比较两组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及生存率,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研究中冠心病合并恶性肿瘤病史患者的检出率为3.8%。研究人群平均老龄(68(62.5,74.0)),男性居多(66.3%),多合并高血压(60.5%)和高脂血症(35.1%)。最常见的合并肿瘤类型分别为肺癌(21.3%)、结直肠癌(18.6%)、乳腺癌(14.1%)和胃癌(12.7%),部分患者(4.5%)合并两种或以上肿瘤。其中大部分患者(95.2%)均接受了肿瘤外科手术,仅有少部分患者(27.8%)行放、化疗、中医药或靶向治疗。2.研究人群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重为37.2%,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数目相当。影像学检查显示,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更常见(61.5%)。与药物保守治疗相比,更多患者接受了血运重建治疗(78.0%比21.9%),并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为主(76.3%)。介入路径多为桡动脉(84.5%)。住院期间阿司匹林(95.9%)、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91.1%)及他汀类药物(98.3%)的使用率最高。3.血运重建组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例数明显高于药物保守组(45.2%比8.8%,P<0.01),而组间其它临床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血运重建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药物保守组(93.3%比80.7%,log-rank检验P<0.05),而在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治疗的心功能不全等其它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4.药物保守治疗方式是研究人群预后发生全因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值2.609,置信区间1.175-5.796,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平均老龄,合并症多,临床情况相对复杂,但对于这类患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类型的,血运重建是改善预后生存的优先选择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