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洪灾后灾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应激症状,分析引起灾民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因素,并对洪灾后灾民危机干预模式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江西省景德镇乐平市遭受洪涝灾害较严重的地区150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进行调查,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①不同性别的灾民在躯体化、焦虑、恐怖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灾民在躯体化和焦虑因子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取不同应对方式和遭受不同财产损失的灾民在9因子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的灾民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症状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不同应对方式、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和不同家庭财产损失的灾民在应激症状阳性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的灾民在回避因子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应对方式和家庭财产损失的灾民在闯入、回避和高警觉3个因子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IES-R3个因子与SCL-909个因子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受灾时被困、经济压力大、家庭财产损失大是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对救灾满意、应对受灾积极、睡眠时间长、已婚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受灾时被困、家庭财产损失大是灾后发生应激症状的危险因素,应对受灾积极、睡眠时间长是灾后发生应激症状的保护因素。结论:灾民心理健康及应激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与应激症状存在内在联系,应当加强对灾民心理健康和应激水平的关注,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方法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降低心理问题及应激症状发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