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研究已经证实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资源使用率,夜间哮喘发作的次数,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干预的具体形式尚不确定,有研究者指出应探讨与干预相契合的理论来指导干预的具体实施,多项研究证实了在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的具体实施中,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健康状况。国内对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的评价指标不全面,多项研究缺乏平行对照,因此有必要探索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对我国哮喘患者的效果。目的:评价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健康结局的有效性。方法:于2012年8月-2013年1月,便利选取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的66例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者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干预,向干预组患者发放知识手册,通过让患者反复进行操作技术演示,制定哮喘行动计划和控制目标、指导患者记录哮喘日记的方式来增加患者的直接经验,通过发放哮喘防控经验读本的方式增加患者的替代经验,通过电话或网络督导和面对面个体化指导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言语劝说,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对照组患者采取门诊常规诊治并接受知识手册,干预前,干预1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用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哮喘控制测试(ACT)和成人哮喘生活质量量表(AQLQ)来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哮喘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同时记录患者干预1个月及3个月时的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情况。结果:共61例患者完成了全部资料的收集。其中干预组31例,对照组30例。(1)干预1个月时: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病情监测部分的得分、及时和按时就诊部分的得分较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CT水平、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情况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3个月时: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部分得分、AC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活动受限维度外,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其余各维度的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1个月及3个月时,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部分得分,ACT水平,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能够改善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哮喘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为今后哮喘患者的管理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