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发展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不断致力于建设新型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然而,教育仍然是农村发展的薄弱环节,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必须解决好农村教育问题。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力,只有通过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农民,农村才会有真正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学习前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晏阳初作为上世纪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为今天的农村教育扶贫提供了有益借鉴。晏阳初的教育思想来源于儒家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他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采取“学校式教育”、“家庭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开展“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最终培养具备“四力”(知识力、生产力、健康力、团结力)的新农民。这些教育实践活动在当时的农村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有所提高;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农村医疗保健体系等。本文基于晏阳初的教育思想研究云南农村教育扶贫,通过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探寻晏阳初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通过实地调查搜集一手资料,运用访谈法梳理出云南农村教育扶贫现状,这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本研究的难点旨在解决如何将晏阳初教育思想与当前云南农村教育扶贫相结合?尽管时代背景和农村实际有所不同,但当前农村仍然存在不同程度“愚”、“贫”、“弱”、“私”的现象。因此,在挖掘晏阳初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农村教育扶贫调查分析的结果,得出以下启示:一是晏阳初的教育内容契合农民实际需要,如文艺教育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生计教育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二是晏阳初的教育方法培养农民学习兴趣,如幻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三是教育旨在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四是培养“四力”(能力、创造力、奉献力、品行力)具备的农村教育扶贫人才;五是三大教育方式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