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感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是决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才能积极地发掘自身潜力,从而拥有人性和价值体现。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为:在回顾以往国内外有关心理不安全感理论研究基础上,根据理工科高校的背景,通过开放式访谈,结合实际访谈结果编制了“理工科高校学生心理不安全感调查问卷”,初测后进行信效度分析和因子分析,形成正式问卷,在理工科高校内进行实测,了解理工科高校学生的心理不安全感现状,探讨学生心理不安全感的表现维度、产生原因等。通过假设研究分析更易产生心理不安全感的群体的差异和原因,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思路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理工科高校学生心理不安全感的整体表现形式和总体产生原因及各维度在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学科类型、所在校区、在大学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和在班级中的相对成绩有部分差异;(2)理工科高校学生心理不安全感的产生与其人际关系相互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心理不安全感整体分值与人际信任和人际关系导致的心理不安全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且是相互影响的关系;(3)理工科高校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找人聊天、倾诉、运动、听音乐等积极的方式和进行自我安慰、冷静分析的方式面对并找到心理不安全感的原因,总体来看,理工科高校学生面对心理不安全感时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4)理工科高校学生心理不安全感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关系,心理不安全感程度越高,自我效能感程度越低;(5)总体来说,理工科高校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是非常接纳的,也愿意在遇到心理困惑时通过自助书籍或是主动到心理中心和辅导员处寻求帮助,此外,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以及任课老师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度较低。(6)心理不安全感是指个体内心不安稳,不能完全相信自己和别人,有一种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