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马斯·克莱顿·沃尔夫(Thomas Clayton Wolfe,1900-1938),美国文学史上最独特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短暂而辉煌。在不满三十岁时,就凭借一部自传体小说《天使,望故乡》声名鹊起,跻身于最受欢迎的美国小说家之列,被赞为第一流的文学新秀。 沃尔夫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使他在生前身后都遭到了文学批评界的非议。作为自传体式的成长小说式的作家,托马斯·沃尔夫作品里面饱含个人的成长经历与经验。论文从小说的文本出发,利用格雷马斯叙事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小说的表层话语结构和深层结构进行分析、解读,研究小说内部所蕴含的深层意蕴。论文共有七部分:绪论作为开篇,是对沃尔夫的简单介绍;第一章是对小说国内外研究和论文理论基础的总结介绍;第二章是利用格雷马斯行动元范畴对小说人物行动和品质的分析,明晰小说人物在叙事过程中的角色功能与生存状态;第三章是对小说所具有的“追寻”结构进行分析,探索小说人物的行为模式;第四章分析小说的深层结构,运用“二元对立”思维和“符号学矩阵”模式挖掘小说内部所蕴含的思想;第五章分析小说叙事结构,对小说悲剧主题的生成及其悲剧性进行研究,洞悉小说所蕴含的个人与集体、时代与文化的悲剧性;最后一章是总结,对小说主人公及其家人的追寻进行全面的描述,进一步深化小说的叙事结构与悲剧主题。 借助于格雷马斯的叙事学理论,从小说文本的表层结构出发,可以发现《天使,望故乡》小说内部有着一条鲜明的叙事线索,即“追寻”式的结构。这种追寻不仅仅是主人公个人主义英雄式的寻找,而是以主人公尤金一家为代表的集体式“追寻”,探索人生意义与真谛。但是,追寻的无果与追寻道路上的孤独失落感使得小说带有浓厚的悲剧性。而且,小说以家庭为叙事单元,这就扩大了小说的叙事广度,加深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利用深层结构分析,可以看到,小说以二元对立的方式构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对立,逃离与追寻都未能打破现实的困境。寻找精神“故乡”的无望、逃离自身失落与孤独的失败都暗示出小说所追寻理想世界愿望的破灭,揭示出小说所蕴含的悲剧性。同时,作为自传体小说,作者自身的经历也在小说中显现,作者自身感受的现实也出现在小说中,小说的意义扩散到整个现实社会,突破了小说文本内部的封闭性而具有现实意义。 对小说进行叙事结构和主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说具有鲜明而深刻的叙事结构和主题思想。尽管小说自身抒情性与写实性之间不协调,但是利用格雷马斯叙事理论所提供的新的视角和思路,我们可以看到小说所具有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