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内一些有着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聚居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古村落从地域文化和景观展开研究并切实对其加以传承和保护已成当务之急。目前,国内针对古村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建筑空间环境的保护和古镇规划等方面,对古村镇文化景观及其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未见详尽阐述。本论文力图另辟蹊径,从地域特定文化“耕读传家”入手,梳理其与古村镇文化景观形成的关系,以探索内在成因,针对和顺古镇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和形成的文化景观等论题做出深入研究。论文从实地调研到撰写历时一年零七个月,结合相关文献和专业理论知识,以当地“耕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古村落景观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选址布局、内部结构、空间秩序、邻里宅院、装饰元素等文化景观形成要素,对和顺古镇“耕读文化”景观特色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选取与和顺古镇有相似文化特征的江南古镇西递村作比较研究,通过文化传承、历史发展、整体形态、景观空间、建筑形式等诸多文化景观特征的对比分析,指出两地由于地域文化特色不同导致“耕读文化”内在本质和文化景观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通过归纳总结和顺古镇文化景观的形成和特色有以下研究成果:1、和顺“耕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经数百年传承不衰,究其原因源于边陲的地理优势和自然环境、明朝实行屯田军户及民族政策、佛道儒宗教的演变、宗族意识、儒家教育以及历代海外成功者反哺家乡等诸多因素而形成的。2、和顺古镇文化景观分为五个层次,即整体形态、内部结构、邻里空间、院落民居、装饰元素。和顺古镇整体形态布局与周边山水格局遥相辉映、和谐相融,以保持生态平衡。内部结构分为“面、线、点”逐步深入,街巷、水道依山形从高到底网状走势。和顺极具特色的闾门邻里空间依照姓氏族群成鱼骨状分布,空间脉络清晰。民居将传统四合院与地域环境、边地文化相结合,形式众多中西合璧、典雅美观的古建筑群。3、通过和顺与西递两村落从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的对比分析表明:两地虽具有相似“耕读文化”背景,但文化本质和景观表现形态各不相同,西递村落文化具有内向性、单一性、权贵性的特征,文化景观表现为内敛、封闭、华丽。而和顺古镇则具有外向性,多样性、平民化、边塞性等特征,文化景观多表现出开放、包容、传承、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生活的特性。4、由于和顺村落“耕读文化”的外向型本质,引申出和顺文化景观的特征具有一定的精神导向作用;景观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景观的建造和维护具有自发性。5、和顺文化景观遗产具有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价值、汉文化在边塞少数民族地区传承的研究价值、延续质朴与纯净的审美价值。进而指出古镇在当今开发建设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故针对古村落文化景观的不可再生性论文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传承、发展策略,以应对城镇发展过程中保护与规划所产生的矛盾。综上所述论文得出的结论表明和顺古镇地处西南边地,“耕读文化”景观是独一无二和不可再生的,具有发展的规律性。论文研究旨在保护、传承和顺“耕读文化”景观的同时,继承发扬中国传统“耕读文化”思想,为当今营造城镇化精神家园和重塑道德观念提供借鉴和启示,为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地域性的典范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