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卷作为一种集叙事、信仰、仪式、说唱为一体的复合文化文本,渊源久远,发展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中国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社会政治环境、民俗文化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大量的宝卷文本。传世的“灶王宝卷”数量庞大、版本众多,且是民间灶王信仰的重要承载体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吴语区的“灶王宝卷”的数量众多、自成体系,最具代表性,本文即以其为研究对象,对吴语区“灶王宝卷”的渊源流变,以及它与民间文化、民间宗教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对吴语区“灶王宝卷”在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中的功能和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定位。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吴语区‘灶王宝卷’概况”概述了吴语区“灶王宝卷”的基本情况。对笔者经眼的四十多种吴语区“灶王宝卷”进行文献整理,详述其版本状况,并依据其内容形式将之分为祝祷仪式、教派宣教、讲唱故事、劝善惩恶四类。此外,还介绍了吴语区“灶王宝卷”的宣演情况。第二章“吴语区‘灶王宝卷’的演变因素”理清了吴语区盛行的道教灶经、江南民间教派、民间休丁香传说与“灶王宝卷”之间的联系,阐明了三者对吴语区“灶王宝卷”的影响。宋元以来,道教盛行于江南,道教灶经也流行于民间,江南宝卷自然就地取材,将道教灶经改编为“灶王宝卷”。明中叶之后,民间教派兴起,吴语区的灶王宝卷又受到教派的影响。而在靖江一地,其“灶王宝卷”系改编民间休丁香传说而来,成为吴语区“灶王宝卷”中的孤例。第三章“吴语区‘灶王宝卷’的功能和价值”重点研究吴语区“灶王宝卷”的功能和价值。吴语区大多数的“灶王宝卷”源出劝善类的灶经文献,与此类灶经文献具有相同的功能和价值;但作为一种科仪化的灶经文献,渗透在民间信仰生活之中,它的功能更为多元,具有劝化教导百姓的劝善功能,沟通神灵、禳灾祈福等仪式功能,以及娱乐百姓的娱乐功能。本文通过对吴语区“灶王宝卷”文本分析,挖掘出影响吴语区“灶王宝卷”发展演变的多元因素——道教灶经、民间传说、民间教派,进而阐明了吴语区“灶王宝卷”的功能和价值。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灶王宝卷”是灶经文献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但学术界对其重视不够,后续的研究尚有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