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确定性的影响因素。柳林泉域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然而,有限的水资源条件却成为了限制当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瓶颈”。柳林泉域地处干旱-半干旱区,地表水资源稀缺,岩溶地下水成为当地主要的供水水源。地表蒸散发作为区域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柳林泉域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途径之一。因此,准确估算柳林泉域地表蒸散发,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泉域内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在充分收集柳林泉域遥感数据的基础上,选择研究区上空无云或云量较少的遥感影像,结合气象站实测资料,应用蒸散发定量反演模型-SEBS模型,对柳林泉域地表蒸散发进行了估算,并依次构建地表蒸散发量的长序列数据。其结果经过验证,精度达到要求,表明此方法在研究区域内是可靠的、适用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表蒸散发的时序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分析柳林泉域地表蒸散发2000~2009年10年间的时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泉域内地表蒸散发的年际变化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2)柳林泉域地表蒸散发的年内分配呈“单峰”型,5、6月份最大,12、1月份最小。(3)气象因素对地表蒸散发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起到作用,年际间降水和蒸散发的变化趋势一致,年内降水量的峰值滞后于蒸散发两个月出现;气温与地表蒸散发的变化基本同步,两者相关性显著。通过对地表蒸散发、DEM高程数据、土地覆盖类型、NDVI进行空间叠加与GIS复合分析,揭示了柳林泉域地表蒸散发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土地覆盖类型、NDVI之间的关系:(1)柳林泉域地表蒸散发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多西少”的特征。(2)分析地表蒸散发与地形因子的关系,高程在750~2150m之间时,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在2350m处地表蒸散发达到最大值;受地形及主导风向的影响,地表蒸散发在东西两侧差异较大,坡向在30°~80°之间时,降水多,植被生长茂盛,蒸散发最大;坡度在10°~25°之间时,有利于地表蒸散发作用的进行。(3)地表蒸散发与土地覆盖类型关系密切,林地覆盖区域蒸散发最大,其次是城市和耕地,灌丛和草地最小。(4)NDVI在0.24至0.73之间时,地表蒸散发与之呈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