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语际语用的研究开始于80年代初期,率先进入这一领域的是美国的Blum-Kulka和Kasper等人。2003年Kasper和Rose出版了《第二语言中的语用发展》一书,总结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我国语际语用的研究开始于90年后期,多以介绍国外研究成果为主,实验研究相对较少,成果不丰。基于国内外目前研究的现状,本研究探索了三组中国外语学习者目标语语用能力的发展状况。其目的是探索中国外语学习者语际语用能力的发展趋势,探讨外语水平、语用迁移等对英语学习者语际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并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基础上,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1.确定会话情景。本研究利用会话完形测试(DCT)来从被试中获取他们表达请求,道歉和恭维应答能力的有关信息。为确保所使用研究工具—DCT的有效性,用中文设计了预备问卷提供给2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要求学生根据问卷所提供的有关“请求、道歉和恭维应答”的例子,各写5个自己最近用过或听到过的有关请求、道歉和恭维语应答的情景。所有学生都认真完成了问卷,每个言语行为都得到了100个可能的场景。2.设计DCT。从预备问卷所提供的三个言语行为的可能情境中各挑选出10个出现频率最多的情景,用中文设计成本研究的会话完形测试(DCT)问卷。3.采集数据。问卷随机提供给每组的40名被试,要求他们用问卷所提示的语言(汉语或英语)在50分钟内完成。作者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方法,将被试所使用的“请求,道歉和恭维应答”策略进行分类。由于本研究会话完形测试问卷所采用的情景由学生自己提供,因此所采集的数据不会因被试对情景的曲解而产生偏差。4.检测结论。作者基于数据的分布特征得出初步的研究结果,为确保该结论的可靠性,本研究使用社科统计软件包(SPSS 10.0版本)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了如下项目的操作:描述性数据统计,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成对样本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结果验证了所得结论可靠。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在校学生,共120人。按语言学习经历将他们分为三组,平均每组40人。前两组是来自中山市第一中学的初一和高一两个年级的学生,第三组是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非英语专业新生。本文通过对三组中国英语学习者‘请求、道歉和恭维语应答’策略使用频率的研究,得出了如下几个结论:1.随着这三组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他们的目标语语用能力得到相应发展,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大一)对规约性间接式‘请求’策略和辅助行为语策略的使用,明显高于低年级(初一和高一)学生,在道歉和恭维语应答的策略选择上大学一年级的被试使用附属策略的频率更高,范围更广,表明其语际语用能力呈发展趋势;2.“请求”行为在英、汉语中体现出相同的构成模式可进一步说明这一言语行为的基本结构普遍存在于这两种语言之中。3.就社会、环境等因素而言,没有明显迹象显示低年级学生的策略选择受社会距离或行为难度的影响,而大学一年级学生在选择策略时受它们的影响则较明显,表明大学一年级学生的社会语用能力有了相对发展的痕迹,说明在语言学习的初期其社会语用能力尚没有得到发展,或者说在英语语用能力方面,语言语用能力的发展先于社会语用能力的发展;4.和汉语策略使用情况的比较结果显示,没有迹象表明英语策略的实施和辅助行为语等的使用受汉语的影响,也就是说他们言语行为能力的提高源于英语语言语用能力的发展而非汉语语用能力的迁移;5.同一组学生在实施言语行为时在策略类型的选择上存在组内差异,即处于同一英语语言水平的学习者在其语用能力上表现出个体差异;6.在请求策略的使用中,学生英语辅助行为语的使用与高考英语成绩不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一届学生英语高考成绩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体现其真正应用英语能力,至少是语用能力。论文最后阐述了相关结果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我们对中国学生语际语用能力发展模式有一个较好的理解,本研究对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最后,本文思考了该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并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