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病的相关因素、临床处理以及不同孕周和破膜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旨在提高认识,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选择北京军区总医院产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PPROM患者158例进行病例分析。根据孕周将患者分为28~31+6周(A组)、32~33+6周(B组)与34~36+6(C组)三组。详细询问病史,核对孕周,分析比较PPROM发病的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1.PPROM患者一般情况各组PPROM患者在年龄、初产及经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PROM发病相关因素所研究PPROM患者中,约67.72%存在胎膜早破发病相关因素,其前三位主要原因依次为生殖道感染(29.11%)、人工流产史(22.15%)、胎位异常(12.66%)。3.PPROM分娩方式孕28~31+6周、孕32~33+6周与孕34~36+6周三组间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中孕28~31+6周组剖宫产率最高。破膜时间<24小时组与≥24小时组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破膜时间≥24小时组剖宫产率高于破膜时间<24小时组。其中以胎儿窘迫、羊水过少为剖宫产主要指征。4.PPROM妊娠结局破膜时间<24小时组与≥24小时组羊膜腔感染、产后出血及产褥病率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胎盘早剥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膜时间≥24小时组羊膜腔感染、产后出血及产褥病率发病率高于破膜时间<24小时组。孕28~31+6周组、孕32~33+6周组与孕34~36+6周组通过比较发现新生儿窒息、肺炎、NRDS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颅内出血发病率和自动出院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窒息、肺炎以及NRDS发病率方面分别进行两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A、B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A、C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提示孕28~31+6周组窒息、肺炎、NRDS发病率高于孕32~33+6周组、孕34~36+6周组。结论:1.加强育龄期妇女孕前检查,重视孕期保健,及早预防PPROM发生的相关因素,才能有效的降低发病率。2.PPROM在临床处理中宜权衡利弊,个体化选择分娩时机和方式终止妊娠。3.孕周越小,破膜时间越长,母婴结局越差。因此,对于孕周<34者应先行期待治疗,尽可能延长孕周,同时给予促胎肺成熟、预防感染,抑制子宫收缩等治疗方法,减少新生儿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获得满意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