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英文解说文本的人际意义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k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2020),政府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创新推进国际传播,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保证中国博物馆在与外国观众沟通时“讲好故事”,已经是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工作(2016)。博物馆“讲好故事”与解说文本的写作息息相关。而人际意义的研究恰能反映解说文本以何种沟通方式“讲故事”,以便构建文本与外国观众和谐的交流模式。由此可见,研究解说文本的人际意义是很有必要的。
  本研究以国内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市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共计四个博物馆的109篇英文解说文本作为研究语料,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深入探究博物馆英文解说文本如何利用评价资源表达其人际意义以及构建与外国游客之间的人际关系,以期在通过博物馆“讲好故事”来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问题上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定量法与定性法两种方法,将建立一个可操作的博物馆文本人际意义分析框架。
  基于Martin&White评价理论中人际关系维度模型,本研究通过语料检索与文本分析,将博物馆解说文本分为以下三种角色:指导者、互动者、协商者。
  通过对所收集语料的评价资源分析,本研究发现:
  1)博物馆英文解说文本更倾向于通过客观的方式呈现对文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以提升信息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同时,文本控制了对信息的解读并缩小话语中其它立场存在的可能性,忽视了观众的个人体验。
  2)英文解说文本主要以指导者的身份与国外观众进行交流,具有极强的自主性与主导性。英文解说文本偶尔以协商者的身份与国外观众交流,具有相对的权威与亲和力。文本与观众的人际关系并没有跳脱传统的模式。“以观众为中心”的宗旨在英文解说文本中并没有得到合理体现。
  本研究对于认识中国博物馆解说文本与国外观众互动的人际关系以及中国博物馆整体的互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丰富了评价理论的应用,为今后解说文本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分析框架。
其他文献
卡里尔·邱吉尔(Caryl Churchill)是二战后英国戏剧“第二次浪潮”中涌现出的杰出女性主义剧作家,因其独具匠心的戏剧创作艺术和杰出的戏剧艺术成就,曾荣获多项欧美戏剧大奖。《拥有者》、《一本万利》和《沼泽地》是邱吉尔的三部重要戏剧作品,剧中具有丰富的商业活动描写以及各种违背商业伦理原则的现象,反映了当时英国的商业伦理状况,展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经济生活的图景。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学者
语用标记语是标示语用信息、语篇连贯关系的词语或结构,是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语用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探讨课题。总的来说,它具有使话语或语篇连贯,话题转换,引导交际双方正确理解等功能。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语用标记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登陆句酷批改网教师账号。搜集广西师范大学理工科专业学生英文作文为研究样本,然后将得到的634份样本输入文本,建立语料库。并
学位
爱德华·阿尔比(Edward Albee)是美国当代戏剧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曾三度荣获普利策奖以及多个戏剧终身成就奖。阿尔比一生致力于戏剧形式和内容的革新,擅长运用凝练诙谐的语言深刻揭露戏剧的多重主题。其作品大多取材于美国的现实生活,勾勒出二战后人们的生存困境,尤其关注人们彷徨迷茫的精神状态。在他的戏剧中,人物常常呈现出病态,有着或轻或重的精神疾病。《欲望花园》、《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微妙
由于人类生存环境遭受日益破坏,“生态危机”成为当下热门话题。研究学者探究生态语篇中人类的主宰地位以及人与自然难以协调的关系,以呼吁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生态批评话语分析以生态价值观为导向,基于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不仅研究社会结构中话语隐藏的非生态意识,还探讨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  本研究基于批评话语分析框架中的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和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模式,结合语料库研究方
柳无忌是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并被公认为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本文系统梳理他的翻译观,归纳其翻译观特色和价值;分析翻译方法和技巧,并总结其翻译实践的特色和价值。  研究发现,柳无忌认为翻译与创作关联紧密,倡导通过译介外国优秀文学作品来促进中国新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同时相信在一定程度上,好的译文可以超越原文;他坚持翻译的“忠实”标准,但坚决反对硬译;认为转译
多模态隐喻是以不同模态呈现的隐喻。目前,许多学者对电影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很少有人从认知视角对日本动画电影的多模态隐喻做深入的分析。众所周知,日本动画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有较大的影响力,其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值得关注和研究。  有鉴于此,本研究选取较具代表性的日本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作为考察对象,以概念整合理论和相关语言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类型特点、隐喻
地名是人类赋予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当地人对此地位置、形态等特点的认识后形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人们与物质世界互动。但少有研究上升到认知机制的层面对地名进行更为深度的探讨,也相对缺乏对封闭语料进行分析以及提供数据支撑。  本文主要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并适量采用定量研究,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基于认知参照点模型(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突显理论(Salience
学位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斯坦贝克是20世纪美国重要的小说家、戏剧家。《罐头厂街》和《伊甸之东》是斯坦贝克晚期作品,被称为其真正反映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两部小说。有学者已分析过这两部小说中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形象,另一些学者分别研究过这两部作品的道家思想,但目前学界还没有从这一角度整体研究这两部小说,这给本文提供了进一步探讨和创新的可行性。由此,本文借助道家思想的“欲望、知足、无私、不争”几个核心理论点,
学位
马汉的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是一本影响世界海军战略和海权建设的重要著作,在世界广为传译。该书至今已有几十个汉语译本,但鲜有学者从翻译或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翻译风格为译者在译文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偏好、反复出现的语言特征,而基于语料库研究方法使进行翻译风格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本文选用清末、民国和现代三个时期5个译本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建的语料库,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学位
军事翻译研究是一个极其重要但在中国长期以来被忽视的领域。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Alfred Mahan)的海权论三部曲,系统阐述海权制胜的思想,对世界各国的海军建设影响深远。从1900年至今,马汉的海权著作在中国不断翻译和传播,历经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不同的社会时期,翻译版本各异(约40个),译者人数众多(18人以上)。可是,目前尚未有学者深入探讨海权论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情况。有鉴于此,本文试图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