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产”和“节约”是中国共产党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前克服各种困难的重要方法之一。从1927年国共反目到1949年中共建立新政权,在此过程中中共长期处于劣势。为求生存、谋发展,中共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展了多次“增产节约运动”,最终战胜国民党,夺取了政权。1949年5月,中国最大城市上海解放,新的地方政府要稳定局势,面临的局面尤为严峻,国民党虽退守台湾,但是仍然凭借自身的装备优势对上海进行武装封锁,并多次对上海空袭,加之频繁的自然灾害,上海不得不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生产自救”,恢复上海经济。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10月,中共决定出兵朝鲜。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上海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并根据运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不同而划分为三个阶段。笔者试图对建国初期(1950—1952)上海开展的“增产节约运动”进行一个梳理,包括上述运动开展的历史背景,运动开展的组织准备与舆论准备,具体措施,运动的成就与局限,共四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为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上海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充分的组织准备,临时性的组织包括增产(精简)节约委员会、各级生产委员会、抗美援朝分会,长期性的组织有上海市总工会,这些准备为运动的成功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为运动开展而进行的舆论准备包括召开党内外动员大会、进行舆论宣传、举行浪费展览、评功表模以及建立报告员制度,这些准备为运动的成功开展奠定了舆论基础。开展运动的具体措施,包括各级政府机关的精简节约措施,企业、工厂的增产节约措施,群众性的增产节约措施三个部分。第四部分将探讨此次运动的成就与局限,其成就表现在对上海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干部队伍建设的积极意义,以及对抗美援朝的支援作用;其局限表现在存在形式主义和扩大化的现象,造成了一些消极后果。建国初期上海开展的这一次“增产节约运动”对于我们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深入探究这一运动的基础上,我们必将能从中汲取一些启示,以此来指导我们今天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