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伊利亚特》研究综述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jl64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利亚特》这部史诗不仅是代表西方文学开端的宏伟巨著,它更是中国人了解西方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的价值可以说是不可估量的,它的魅力是不可抗拒的,它的影响同时又是源远流长的。本文主要有两条线索,分别是时间线索和研究内容线索。本文的第一章节,是从时间顺序上对史诗研究的情况进行整理归纳的;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按照研究重点和研究内容来进行资料归类的。第一章以时间为线索,以1949年为起始点,以20世纪80年代末期为终点,将我国对《伊利亚特》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这段时间里,笔者将我国对《伊利亚特》的研究重点放在了80年代。在80年代我将国内学术界对《伊利亚特》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分别是:《伊利亚特》在翻译层面上取得的进步、《伊利亚特》在文学史层面上取得的进步以及国内对《伊利亚特》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本文的第二章节将研究重心放在了国内对《伊利亚特》的研究内容上。笔者从六个小方面对其进行剖析与阐释。首先是关于《伊利亚特》英雄观的研究;其次是关于《伊利亚特》女性观的研究;再者就是关于《伊利亚特》价值观的研究;然后是关于《伊利亚特》主题的分类研究;关于《伊利亚特》作者及出处的研究;最后是又回归到文学史层面对其进行研究。本文最后一部分同样围绕着内容线索展开对《伊利亚特》的研究分析,其中主要以民族之间的对话为主,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伊利亚特》。本章节还交代了我国对《伊利亚特》研究的新发现,这主要集中体现在文学史领域和电视、电影领域。本文意在通过这几大部分对《伊利亚特》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进行一个全面和细致的归纳与梳理。本文力图将有关《伊利亚特》传入中国以来的所有信息和资料收集在一起,进行一次总的串联,使一些零散的东西形成一个系统,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伊利亚特》,研究《伊利亚特》在中国这几十年间的发展过程。经过对《伊利亚特》研究的系统总结,还可以为人们研究该史诗提供一个全面的研究成果资料、提供全新的视角与方法。
其他文献
剥削的存在是普遍的。根除剥削还需要漫长的旅程;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也存在不公平的现象,虽说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究其原因还是国家体制和制度不够完善所致。因此,要从根本上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开始重建,社会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近些年,伴随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加强,促进了社会工作向职业化方向转变进程加快。随
近年来,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新兴节目形态在国内盛行。由于国内真人秀的节目模式主要来自模仿及购买西方同类节目,中西语境差异致使真人秀这一舶来品在中国出现“水土不服”,主要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果想要维护好自己企业的正常发展就必须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和反情报的保护。每一个保护措施都是一
首次提出电子等效扩散电场的概念,很好地解释了接触势电源外接负载时,其内部电场的确切含义.
随着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导入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由于导入教学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方面的理论结果及实践总结还不是很完善,对外汉语导入教学还
详细分析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其产业链和盈利模式作了进一步探讨,结合国外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研究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盈利模式。
当代体育新闻事业发展越来越快,体育新闻记者的数量也是呈膨胀式发展,与此同时,这一群体遭受的压力和饱受的烦恼亦逐渐增多。烦恼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既有专业素质不足,也有外
《嘉莉妹妹》中描写了赫斯特伍德从成功的酒吧经理沦落为乞丐直至自杀的毁灭过程和嘉莉从一个乡下姑娘到百老汇名角,却仍然不幸福的故事。通过借用缪尔的小说结构理论和叔本
“人物弧光”作为编剧塑造人物的一种创作技巧,一直深受好莱坞的欢迎。所谓“人物弧光”就是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者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它具备隐蔽性、动态性、对抗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