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登陆的台风(飓风)系统往往是致灾严重的天气系统之一。台风系统由台风眼、眼壁(云壁)和外围螺旋雨带组成,而眼壁和外围螺旋雨带又由多个强对流系统组成且是台风致灾影响的重要展现部分。台风系统及其诸多子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和分析预报理论及方法一直都是大气科学学科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本研究通过对2015年晚秋登陆中国的少有的强台风“彩虹”致灾性螺旋雨带内的中尺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台风外围螺旋雨带的分布机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陆的台风(飓风)系统往往是致灾严重的天气系统之一。台风系统由台风眼、眼壁(云壁)和外围螺旋雨带组成,而眼壁和外围螺旋雨带又由多个强对流系统组成且是台风致灾影响的重要展现部分。台风系统及其诸多子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和分析预报理论及方法一直都是大气科学学科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本研究通过对2015年晚秋登陆中国的少有的强台风“彩虹”致灾性螺旋雨带内的中尺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台风外围螺旋雨带的分布机理、强对流单体内强度参数的演变特征、中气旋内钩状回波演化特征和形成机理进一步提供了可能的解释和归因,给出了可供参考的更为精细的相关参数和指标。(1)“彩虹”台风在登陆前后过程中,其右前象限距离其中心300—500km左右的外围螺旋雨带内多个由强对流单体增强生成的超级单体发生并造成了致灾性的危害。其中在汕尾海丰近海衍生了1个水龙卷,在佛山顺德和广州番禺各衍生了1个陆龙卷。如果将“彩虹”台风的中心和台风眼壁看成一体作为内核(Inner core),那么自内核之外且一定距离阈值R之内的切向风风速分布先随径向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当距离达到阈值R之后,切向风速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螺旋雨带内风速大的区域激发的对流发展更强。因此“彩虹”台风外围强螺旋雨带的形成符合Rankine涡旋模型的空间分布结构,进而可以用Rankine涡旋模型来解释远离台风中心出现强风区和强的螺旋雨带的机理,从而进一步验证了 Rankine涡旋模型的适用性。(2)外围螺旋雨带大值区域(>50dBZ)内中气旋不同发展阶段统计特征来看,在中气旋非相关切变(UNSHR)阶段广州和汕尾两地平均低高(BASE)、顶高(TOP)和切变最大高度(HGT)数值相同,都为1.5km;在三维相关切变(3DSHR)阶段,广州平均底高在1.8km,顶高在3km,切变高度在2.5km,汕尾平均底高和切变高度在1.8km,顶高在3.1km;在中气旋(M)阶段,广州平均底高在1.1km,顶高在2.4km,切变高度在1.7km,汕尾平均底高在1.3km,顶高在2.7km,切变高度在2.1km左右,汕尾平均底高、顶高和切变高度比广州的分别高0.2km、0.3km、0.4km。从识别涡旋的径向直径和切向直径来看,两站的径向直径在三阶段的值有大—小—大变化,而切向直径则是小—大—小的变化;从风切变值来看两站的风切变强度都在0.01/s左右,中气旋阶段最大,非相关切变和三维相关切变值相对略小。(3)参照超级单体持续时间分类标准,3个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持续时间都在1.5-1.6h左右,属于短生命史的超级单体。参照中气旋旋转强度标准,衍生水龙卷中气旋最大转速为19.5m/s为中等强度中气旋,2个衍生陆龙卷的中气旋最大转速>27m/s为强中气旋。3个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移经自动站前后,自动站风向有近180°转换,同时伴随的局地小时雨强超过20mm,都为强降水型超级单体。(4)速度谱宽是多普勒雷达的三个基本物理量之一,速度谱宽在强对流风暴阶段—超级单体阶段—龙卷阶段发生发展中有先兆预示意义,对提前发现强对流的发展提供了演变预警作用。在以衍生龙卷的三个超级单体所在位置为中心,通过对多普勒雷达速度谱宽特征的逐时次逐层分析可知,谱宽变化对中气旋和龙卷的产生能够提前10—30分钟给出指示作用,并建立了强对流风暴不同发展阶段速度谱宽值演变对强对流风暴单体指示作用的概念模型。速度谱宽增大时,强对流风暴处于各阶段的发展(或减弱)期;速度谱宽减小时,强对流风暴处于各阶段的稳定期。(5)3个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都生成在各自所在回波段的尾部。以50dBZ的回波强度和0.5Ro的涡旋结构作为它们的代表特征,通过细致分析3个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的三维空间回波结构演变特征。在中气旋阶段,0.5Ro涡旋主体位于回波穹隆和悬挂回波右前侧附近;在龙卷阶段,涡旋主体呈向移动方向倾斜的“涡管”结构,分析了中龙卷涡旋的可能旋转尺度。根据空气动力学和伯努利能量守恒方程,进一步精细地推导分析了在同一高度层上运动的中气旋的受力作用情况,从而完善了超级单体内的钩状回波形成机理,并详细推导出了某高度上超级单体内阻碍中气旋向前运动的空气阻力f和周围压强差所造成的压力差δF的共同作用合力F是钩状回波形成的原因。通过实际个例验证了北半球东风带和西风带内超级单体中钩状回波的演变模型的适用性。通过对比分析“彩虹”螺旋雨带的超级单体内中气旋正负速度对的强度数据,进而详细推导出同一高度上中气旋由压强差所造成的压力差δF和空气阻力f之间可能的倍数量化关系。
其他文献
近年来卫星已成为热带气旋(TC)监测和预报的重要手段。部分极轨卫星上搭载的微波探测仪具有一定的穿透云层的能力,可以有效对TC内部大气状态进行观测。但是,微波探测仪在强散射区域往往会出现较大反演误差,主要表现为反演出的TC中心附近对流层低层温度场常存在异常冷池,这与模式结果及飞机观测事实不相符。研究TC内核区强散射条件下微波仪器对大气状态的反演,可以极大弥补海上TC内核区观测资料的不足,对提高TC强
水汽是大气重要的组成部分,大气中水汽含量分布情况及水汽变化情况非常复杂,推动天气和气候变化,在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地、准确地获取水汽分布的信息,对天气预报、气候监测及防灾减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般大气水汽探测受到探测精度和时空分辨率影响,无法获取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水汽信息。当前的水汽监测系统在观测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设备造价、布网密度和监测精度等方面存在很多不
大气边界层高度(PBLH)是表述边界层结构的关键变量之一,在垂直湍流混合、大气边界层对流运动和陆-气耦合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鲜有研究能系统地阐述边界层高度在大区域复杂地表状态下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基于高垂直分辨率的5年(2012-2016年)夏季L波段全国秒级探空资料网络,结合三种主流的再分析资料,采用Liu-Liang法研究了全国范围内不同时次不同热力状态下PBLH的空间特征及区域性
华南前汛期(4-6月)华南地区强降水事件频发,人口密集且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华南区域已被列为全球暴雨灾害的最高风险区之一,因此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是我国暴雨灾害研究的重点。本文围绕华南前汛期华南极端降水事件,首先对比分析了多次事件中内陆和沿海双雨带形成的关键动力因子。在此基础上,针对2014年5月11日广东沿海暖区极端降水事件,分析了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对流触发与发展机制,详细剖析了此次极端降水事
近地面气象状况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对人们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是天气预报的重点。全球在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的协调下建立了完善的地面观测网络和观测资料交换系统,每天可获取10000个天气报及5000个机场报站点观测。开展地面观测资料在全球数值模式中的同化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然而,地面观测资料在全球数值预报业务中的同
近期气候预测,特别是未来2-5年平均气候展望是国际热点问题,中国尤为关注东部夏季未来2-5年平均降水型预测。目前初始化观测资料的近期气候预测系统对降水的回报能力仍有限,急需在准确评估模式回报能力基础上,后处理改进模式预测效果。为此本文探究了多模式集成、动力-统计相似误差订正理论改进中国东部夏季未来2-5年平均降水雨型的释用物理基础,针对释用方案中模式回报性能评估及其权重计算、相似因子度量多采用点对
欧亚大陆作为全球面积最大的陆地,其表层热力异常对区域大气环流的变异及东亚气候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在区域尺度上对欧亚非均匀增暖进行检测归因,定量分析不同外部强迫和内部变率对欧亚增暖的贡献仍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基于多套观测资料和CMIP6最新模式数据,利用最优指纹法对影响欧亚大陆增暖关键区的外部强迫进行检测归因,借助动力调整方法分离大气环流的动力作用和辐射强迫的热力作用,研究内部变率对
全球陆地季风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季风降水影响了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过去受到观测手段的限制,对全球陆地季风区云-辐射的特征与模拟很难进行整体,客观的研究。卫星产品的出现为研究云特征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围绕全球季风区云与辐射的特征,首先分析了不同卫星产品中全球季风区云-辐射的特征,后基于此部分的结论,进一步评估了模式,尤其是CMIP6中的新版本模式对云-辐射的模拟性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
本文利用NCAR(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研发的高性能地球系统模式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瞬变态和平衡态多集合模拟结果系统地研究了包括东亚夏季风、陆地温度与降水极端事件和海洋热浪在内的东亚气候在低增温(1.5℃和2℃)背景下的响应。在此基础上,分别比较了2℃与1.5℃增温背景之间和平衡态模拟与瞬变
沙尘气溶胶的循环包括起沙、输送和沉降三个环节。起沙作为首要环节,影响着输送与沉降,是研究沙尘气溶胶与全球变化的基础。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和东亚地区重要的沙尘气溶胶源区,由于缺少对该区域起沙过程的系统研究,各起沙参数化方案对这一区域起沙过程的模拟结果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鉴于此,本研究利用2008年3月-2018年2月的起沙、微气象及土壤环境综合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起沙过程和特征,探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