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日益呈现出的严峻性也不可避免地摆在我们面前。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就在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能否得到合理解决,直接影响到山西2300多万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还影响到山西省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进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想对解决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又为解决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新的视角。山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紧密联系在一起,大体上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目前,山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省内转移为主。主要从人多地少、经济欠发达、就业率低的县乡向收入较丰厚,就业空间广阔的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二、三产业转移,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且以男性居多。此外,笔者经过研究出,找出制约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地区差异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市化水平低,小城镇建设不足;劳动者自身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素质不高、技能单一,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淡薄等。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加快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引导;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自由流转;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本文立足于山西的实际情况,从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原因、现状特点及其制约因素等方面入手,试图寻找一条适合山西省情的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提出一些对加快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建议及对策,以期实现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