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经子宫腔内灌注对炎性大鼠输卵管的病理变化及对输卵管组织局部IL-2、IL-6、TNF-α、TGF-β1、CTGF、PDGF含量的影响,并结合临床研究,初步探讨丹参注射液对炎性输卵管的作用机制。方法:8-10w雌性大鼠90只,体重200-240g,随机分为3大组,单侧模型组48只,双侧模型组36只,正常组6只。常规消毒麻醉下开腹,在子宫角近输卵管处进针,模型组沿输卵管—卵巢方向注射混合细菌液(大肠菌、金葡菌、链球菌按2:1:1比例配成浓度约为3×109/ml的混合液),单侧模型组于左侧注射0.1ml;双侧模型组分别在两侧注射0.1ml;正常组于左侧注射生理盐水0.1ml。造模术后20天,病理提示造模成功,将两造模组存活的大鼠分别随机分为5组:丹低、中、高组、空白模型组和西药组,单侧组总数45只,每组各9只,双侧组总数26只,给药组各6只,空白模型组2只。术后22天丹参各给药组经子宫腔局部注射丹参注射液,西药组予传统抗炎药(由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各1支组成),空白模型组及正常组予生理盐水经子宫腔局部注射,隔周1次,共3次,观察丹参注射液经子宫腔内灌注治疗后对炎性大鼠输卵管的病理变化及对输卵管组织局部IL-2、IL-6、TNF-α、TGF-β1、CTGF、PDGF含量的影响。收集诊断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且介入再通术成功的临床病例,分为丹参组和西药组,输卵管介入再通后术中予宫腔通液1次,后连续2个月在月经干净后3-7天予宫腔通液术,丹参组用丹参注射液稀释通液,并配合活血化瘀类中药内服外敷灌肠,西药组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各1支混合稀释通液。追踪随访12个月,未妊娠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复查输卵管通畅度,观察两组宫内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及再闭塞率。结果:1.肉眼观察:空白模型组大鼠盆腔可见不同程度的粘连,输卵管变细,且显得粗糙,色泽苍白,与周围组织或多或少有粘连,弹性差,脆而易损,个别输卵管及其周围组织可见积水或积脓;其他用药各组皆比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好转,尤其以丹高组明显,已接近正常表现。双侧模型组与单侧模型组相比,盆腔粘连程度明显严重,输卵管常与周围组织包裹成团,输卵管外观较之更苍白、脆而易损。2.光镜下观察:空白模型组管壁结构欠清晰,管腔基本通畅,浆膜层见较多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个别可见小脓肿形成,小血管充血,纤维组织明显增生,浸润肌层。各给药组比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双侧造模组与单侧造模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3.细胞因子统计结果:空白模型组输卵管组织局部的IL-2、IL-6、TNF-α, TGF-β1、CTGF、PDGF含量明显升高,经统计学处理,IL-2、IL-6、TNF-α、CTGF、PDGF有显著差异(P<0.05),TGF-β1有极显著差异(P<0.01);各给药组上述细胞因子含量均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各给药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单侧模型组中丹中组、丹高组、西药组IL-2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余均无显著差异(P>0.05)单侧模型组中丹高组、双侧模型组中丹中组、丹高组IL-6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余均无显著差异(P>0.05)单侧模型组中丹中组、丹高组、西药组及双侧模型组西药组TNF-α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双侧模型组丹参各剂量组含量降低极明显,有极显著差异(P<0.01)单侧模型组中丹中组、丹高组、西药组TGF-β含量明显降低,有极显著差异(P<0.01),单侧模型组丹低组及双侧模型组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单侧模型组中丹中组、丹高组、西药组CTGF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余给药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给药组PDGF含量降低,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临床研究结果: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经介入再通术后配合丹参注射液配合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有效,效果优于西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1.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组成的混合菌能使大鼠输卵管产生炎症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局部组织的IL-2、IL-6、TNF-α、TGF-β1、CTGF、PDGF含量明显升高,建立了慢性输卵管炎及纤维化大鼠模型。2.丹参注射液局部给药能抑制大鼠输卵管的炎症反应,降低输卵管局部组织的IL-2、IL-6、TNF-α含量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3.丹参注射液局部给药能抑制大鼠输卵管的纤维化过程,降低输卵管局部组织的TGF-β1、CTGF含量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4.丹参注射液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介入再通术后保持输卵管通畅,提高妊娠率有一定促进或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