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九十年代末,在美国风险投资的推动下,中国商业网络媒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大多数网站仅仅如昙花一现,组建时的锣鼓声还在耳畔回响,便草草地退出了互联网舞台。为什么号称新经济核心的网络产业在中国如此惨败?商业性网络媒介的希望究竟在哪里?本文以e龙网的变迁为例,系统地分析并深入探讨了中国商业性网络媒介的生存之道。 成立于1999年初的e龙网站是在美国融资成立的纯商业性网站,曾被中国权威互联网管理与服务机构CNNIC评选为生活与服务类网站的第一名。它在“网络泡沫”的刺激下诞生,另辟蹊径地定位于城市生活信息服务,在“圈地运动”中成功地“买”与“卖”,为抢占注意力资源疯狂地“烧钱”,根据纳斯达克的要求尝试各种盈利方法,不断调整业务范围,最后无奈地抛弃纯粹的网站身份回归传统经济。e龙网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经营行为既有中国商业性网络媒介的共性,又有不同于侪的独特之处。审视它走过的曲折之路,本文对中国商业性网络媒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完全按照美国的运作模式建立的中国商业网站过份夸大了网络的功能,脱离实际、重复雷同的建设导致网站的经营状况岌岌可危;指出在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下,虚拟的互联网只是单一的媒介,只有与传统业务相结合,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立足国情,踏实地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走上真正的盈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