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表现为低水平的信息化教学应用,仍需进一步提升。明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机制,有利于明确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抓手和路径。教师作为学校环境以及区域环境中的个体,其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受到教师层面、学校层面、区域层面因素的嵌套影响的。然而,目前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的研究仅将所有影响因素作为同一层面的相互独立的因素进行研究,忽略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受到嵌套结构因素影响这一现实情况。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问题,考虑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受到教师自身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了教师层因素、学校层因素、区域层因素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作用关系及不同层级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嵌套结构因素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其次,基于该理论模型,考虑到教师作为环境中的个体,其个体变量的随机误差并不相互独立,且不同层级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本研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探究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及跨层级中介效应,系统分析并提出了以信息技术知识和自我发展行为为主力,以制度保障和数字化资源为助力的,由学校层和教师层综合作用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然后,基于影响因素划分,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影响因素现状进行分析,并剖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以观察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系统提出了学校环境和教师个体综合作用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包括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示范行为、完善制度建设、树立信息化教学愿景、外部动机催生内部动机、培养自主发展能力等。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同层级影响因素的嵌套结构关系,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更符合实际情况;二是考虑跨层级中介效应,即考虑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教师层面因素受到学校层面因素的间接影响,分析出了嵌套结构因素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机制。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部分不足,需在后续研究中加以改进。一是以量表方式测量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主观因素可能对结果有所影响;二是本研究中教师样本量不够大,也可能使得分析结果不够全面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