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是起源于免疫系统器官和细胞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在发达国家,恶性淋巴瘤在小于20岁的少儿中占儿童恶性肿瘤的15%,居于白血病及脑肿瘤之后位于第三位。在组织病理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的巨大进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了NHL的生物学行为,促使其分类更为合理化。在过去的30多年中,儿童NHL是治疗进步最为成功的疾病之一。目的:回顾国内外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进步历程,总结我们目前临床主要存在的困惑,并对我院高度疑诊成熟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mature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non-Hodgkin lymphoma,B-ALL/NHL)的病例进行研究,分析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及疗效。方法:1.阅读相关文献回顾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分类及治疗进展,并进行综述。2.回顾总结淋巴系肿瘤明确归类困难病例。将不完全符合成熟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诊断标准病例定义为“成熟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可能”(mature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non-Hodgkin lymphoma possible,B-ALL/NHLp),制定B-ALL/NHLp入组标准及治疗方案。采集2003年2月至2012年12月所有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Shanghai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SCMC)诊断并接受治疗和随访的B-ALL/NHLp 15例,采用本院制定的SCMC-B-ALL/NHLp-2003方案进行治疗,对患儿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评估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对NHL的认识逐步深入,分型更趋合理,预后已有很大的改善,但目前分型困难(或少见类型)NHL和复发或难治性NHL的治疗仍是一个挑战。在本课题中,共有15例B-ALL/NHLp患儿,其中男性10例(66.7%),女性5例(33.3%),诊断时年龄(8.7±4.1)岁(1.5~14.4岁),中位年龄10岁。随访至2014年10月30日,无事件生存者中位随访时间为91个月(50~139个月),5年无事生存率为80.0%±10.3%。单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4倍正常值、血清铁蛋白>2倍正常值及无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标记为预后不良因素(χ2=5.49、4.89、5.49,P均<0.05)。结论:大部分NHL病理诊断及分类明确、根据分期及合理分组选择合适化疗,预后较好。但目前临床仍有难题亟需解决,免疫表型、特异基因分子标记是大部分NHL分类的重要因素,对于归类困难或少见类型病例仍需展开临床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靶向治疗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总结的15例B-ALL/NHLp随访结果提示:SCMC-B-ALL/NHLp-2003方案治疗不完全符合儿童成熟B-ALL/NHL病例疗效及安全性较好,有临床应用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可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