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观——西南山地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修复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3mx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数量众多,但能够完整保存下来为极少数,而西南地区现存的历史文化名镇的数量却不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西南山地历史文化名镇的风貌特色正逐渐丧失,功能上也满足不了城镇发展的需求,因此,对山地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西南地区是一个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差异大、民族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地区,该地区的山地历史文化名镇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独特的地理空间和地域文化,特别是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山地历史文化名镇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因此,西南地区山地历史文化名镇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以研究西南山地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修复设计方法作为主体,从和谐观的角度出发,运用当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并结合西南地区独特的地理空间、气候特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因素,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深入调查和实践,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美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知识,梳理了针对山地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修复设计的和谐观及相关内容。通过对理论的运用、大量工程实践资料的整理分析,提高了本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文章首先通过对西南地区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现状特征进行梳理,让读者对西南地区历史文化名镇的情况有大致了解,并展示出西南地区山地历史文化名镇的风貌特色;由此,引出影响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形成的自然、社会、经济、人文因素,并对目前西南地区山地历史文化名镇中的不和谐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概括。继而,从地景、空间、建筑、历史、文化等五个方面,将古镇的和谐表征清晰而完整地描绘出来,归纳出和谐美的共性与个性。最后,提出了保护和修复设计的和谐观思想,并通过案例分析加以论证。在文末部分,通过前面章节的研究结果,对本文研究作出的总结,提出不足之处,以及对后续研究工作的思考。  通过本文的写作,笔者认识到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自身的复杂性和保护工作的庞大性。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唤起社会各界对山地历史文化遗产更多的保护意识。同时,也希望笔者的拙文,能为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尽一份微薄之力。
其他文献
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然而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着文化遗产等人类共有的精神文明成果屡遭漠视与破坏的严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互动影响关系;而两者相互协调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根本方法。因此,全面系统地进行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地相互影响作用机制的
城市自然要素作为城市形态的基本组成部分,以一定的方式参与形成了城市的总体形恣特征。基于自然要素形态的城市认知系统能够形成独特的、融于自然的城市场所精神,增强市民的公
甘孜州地处西南边陲,是四川与西藏的交界地带。在当地独特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条件影响下和在茶马古道开通后经济贸易的刺激的条件下,创造了独特的民族风俗,形成了特色的驿道
我国转入市场经济不久,而住宅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对我国经济及人民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做为建筑设计中的一个类别,“住宅设计”同样较多年以前发生了许多本质上的变化。社会经
学位
本论文包含两部分内容:上篇实践项目图纸以及下篇工程研究报告。  实践项目为南京市丁家庄二期A13地块居住区级社区中心的建筑设计,由建筑表现和工程图纸组成。  鉴于当下
庐山是江西惟一的世界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首批5A级旅游区,在中国的诸多名山中,庐山是仅有的山上有“城”的名山之一。随着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上山旅游的人数逐年递
本文以一体化建筑立面为研究对象,从一体化设计的理念出发对研究对象进行阐释与限定,并选择成都市近十年开业的商业为参考案例,以成都市为例,减少了一些地域性因素对一体化设计的
都市设计的观念,源自于美国纽约,藉由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规则具体条文规定,对特定区域的都市设计内容加以审核,也因此一打破僵化法令的弹性作法,使得城市规划管理进入了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