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林地面积为4753.91万hm2,有林地面积4096.53万hm2,林木蓄积量约343089.77万m3,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之一。由于近一个世纪的过度开发,使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物种数量减少,生态系统不断变化。因此,开展东北林区森林植物多样性的本底调查,并进行长期动态监测,科学评估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重大、迫在眉睫。本研究在4年野外调查所获得的东北林区植物资源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植被生态学的方法和原理,综合运用植物分类学、植物群落学、保护生物学及植物地理学相关知识,深入细致地研究了东北林区植物多样性现状,并对东北森林濒危植物的保护能力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可为东北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及全国其他地区制定生物保护计划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东北森林维管束植物共有142科683属2325种(含变种、变型等)植物,分别占全国维管束植物科、属、种的39.01%、20.42%、7.73%。发现1个新种(兴安龙胆),1个新变种(裂萼细叶白头翁),2个中国新纪录种(两色鹿药和狭瓣孩儿参),1个新分布科(商陆科)和8个新分布种(华北耧斗菜、线叶筋骨草、长苞黄精、商陆、银莲花、矮桃、柔毛野豌豆和短果茴芹)。东北林区整体植物多样性与其地理分布呈线性关系,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与经纬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部分典型群落也存在相似关系,东部林区物种数量多、空间格局相对复杂。研究表明东北植物多样性有较为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对东北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条件。对东北林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进行评估,发现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濒危植物种类全面,数量较多,但在保护区中保存能力最强的是吉林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顺序依次为:森林生态系统>野生植物>湿地生态系统,为未来自然保护区评估和划定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与此同时,结合森林植物多样性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