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国文学名著在中国的翻译始于林纾。林译小说滋养了一批现代作家的成长,随后中国陆续出现了文学名著的复译现象。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文学名著的复译现象开始变得非常普遍,复译作品的数量急剧增加,文学界和翻译界的诸多学者也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广泛关注和研究。众所周知,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活动。因此,复译作为一种普遍的翻译现象,也具有复杂性性质,尤其是外国文学名著的复译,不仅是不同语言间的转换,还涉及译者、读者、出版社、地域和不同国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相关因素。然而对文学名著复译的复杂性性质,人们还缺乏系统的认识。而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复杂性研究,为复杂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本文全文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是引言。论文主体部分分为四个章节,第二章为复杂性研究概述。第三、四两章运用复杂性思维方式对译者、读者、出版、地域和社会政治文化这些名著复译的相关因素加以剖析,揭示了文学名著复译活动具有复杂性性质。各因素之间存在复杂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复译本的产生是各因素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体。例如,译者方面,从历时角度看,文学名著在不同时期的复译,体现出时代性与个人风格相统一的特征;从共时角度看,文学名著在同一时期的多人复译,体现出个性化与多样化相统一的特征。读者方面,读者对文学名著复译的影响体现出共同的时代需求和多样化的个人差异性相统一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各种因素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使得整个复译现象更加复杂化。第五章,以《傲慢与偏见》的复译为例,从译者、读者、出版、地域和社会政治文化等角度,剖析《傲慢与偏见》的复译现象——出现四十多种复译本,验证三、四两章的分析结论。第六章为结语,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