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遵循着“小震设计,大震验算”的抗震设计思想路,往往不能主动地掌控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大震性态。为此,本文采取直接基于非线性阶段的抗震设计思路,分析了在罕遇地震作用下RC框架结构进入非线性阶段的损伤模式及内力分布规律,研究了柱梁抗弯承载力比η对损伤模式的影响,确定了最优损伤模式控制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最后提出了RC框架结构基于预期损伤的抗震设计方法。损伤模式的研究。考虑现浇楼板对损伤模式的影响,建立了RC框架结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基于不同柱梁抗弯承载力比的结构静力弹塑性计算结果,分析其损伤分布规律,研究了柱梁抗弯承载力比η这一关键因素对损伤模式的影响并确定了其合理取值。通过与基于现有规范标准设计的结构进行对比,验证了通过该指标进行损伤模式优选的合理性。最优损伤模式控制指标研究。根据重要性的不同,对构件进行了分类。通过对已经过合理损伤模式控制的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了结构处于非线性阶段下内力的重分布规律,明确了各类框架的内力分配关系,并进一步确定了不同柱构件内力分配系数与楼层相对高度的关系,给出了具体计算公式,实现了框架结构最优损伤模式控制。RC框架结构基于预期损伤的抗震设计方法。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损伤的弹塑性反应谱,确定了预期性能目标下的承载力大小,并采用柱梁抗弯承载力比及内力分配系数做为最优损伤模式的控制参数,实现了结构预期损伤控制的设计方法,进而给出了RC框架结构基于预期损伤的抗震设计流程。基于预期损伤的抗震设计方法优越性验证。分别采取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与现有规范方法对结构算例进行设计,然后输入多条地震波对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从多个角度对比二者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性能,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