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脲支原体感染增强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株HSP70和RBM4表达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uwang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人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UU1对细胞存活率及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从本课题组前期应用蛋白质组学鉴定出的一系列表达变化的蛋白质中,筛选出HSP70(Heatshock protein70)和RBM4(RNA binding protein 4),进一步定量验证UU1感染后两种蛋白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变化,以期确定是否是致病性UU感染的标志性蛋白。  方法: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以人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作为模型进行研究,首先以不同浓度的UU1干预人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后光学显微镜下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细胞形态学变化,然后通过Hoechst33258染色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然后以不同浓度的UU1感染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4h、8h、12h、24h后,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不添加UU1仅加等量的新鲜UU培养液)和凋零组(不加细胞,只有PBS),通过MTT实验,检测UU1对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细胞凋亡情况;选用1×107copy/mlUU1感染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作为进一步研究条件,UU1处理细胞24小时后分别提取干预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细胞总蛋白质,进行蛋白质定量,通过Western blot试验定量检测干预组和对照组中HSP70和RBM4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并分别提取干预组和对照组细胞中的总RNA,通过real time qPCR检测Hsp70和RBM4 mRNA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1.UU1体外作用于人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24小时后,光学显微镜下干预组与对照组未见明显的形态学差别;Hoechst33258染色后,发现部分细胞胞核浓染,染色质致密,聚集在核膜周围,遮光性增强,并有凋亡小体形成。  2.UU1对人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UU1干预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不同,107copy/ml、108copy/ml浓度组在4、8、12、24h各时间点对细胞抑制率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浓度增加和感染时间延长,抑制作用越明显。106copy/ml浓度组在感染24h后对细胞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其他时间点对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1×105 copy/ml浓度组在各感染时间点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Western blot定量结果显示:UU1干预人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24h后,与对照组相比,Hsp70和RBM4两种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eal time-qPCR结果显示:Hsp70和RBM4两种基因在UU1感染的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表达量较高,在对照组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1.UU1对体外培养的人正常子宫内膜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可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诱导细胞凋亡,并引起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  2.HSP70和RBM4在UU1处理组其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是UU感染的特异性蛋白。子宫
其他文献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也是人群中死亡的重要原因.在脑缺血的早期,半暗带区神经组织功能丧失但有潜在的可逆性,半暗带区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主和发展,我国户籍制度和人事制度都相继进行了改革,与之“单位人”的“自由流动”、“自由活动空间”和管理体制的变化,打破了封闭、狭隘的社会生活空间,冲
期刊
目的:我们对在CPB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体循环和冠脉循环中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表达的差异进行对比观察,以cTnI浓度变化作为判定心肌损伤的标志物,谋图了解CD
【目的】  运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 和金标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自身对比的方法,进行脑血管性疾病(脑动脉硬化狭窄、脑动静脉畸形与动脉瘤)诊断的
档案信息数据库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合理存放的,可以共享的,具有共同存取方式和一定组织方式的,相互关联的档案信息数据的集合.本文主要谈谈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期刊
随着围产保健质量的提高,产科诊疗技术的发展,感染性疾病和产后出血在产科的发病率逐渐下降,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PIH)成为产科常见疾病,其病理生理变化涉及全身各个主要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银屑病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的常见炎症性皮肤疾病,共存于皮损内的神经性介质如神经肽类可能和相关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粘附分子等以协同作用方式参与了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