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化疗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小剂量化疗对Ⅲ期及Ⅳ期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患儿的疗效,并总结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   方法:   选取2004年12月-2011年0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及四院收治的Ⅲ期、Ⅳ期NB患儿59例(包括Ⅳs期3例)。予患儿应用小剂量规律化疗,继之统计其生存率,并对患儿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血清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神经母细胞瘤首发症状多样,原发部位以后腹膜多见,经小剂量化疗期总初治有效率为100%,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1年的总体生存率为80.6%,3年的总体生存率为60.0%,影响预后的单因素结果显示血清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初诊时的分期、是否有骨髓转移、治疗疗程及手术切除是否完全是可能影响神经母细胞瘤的预后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是否有骨髓转移、小剂量化疗的疗程及手术切除是否完全是影响神经母细胞瘤患儿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神经母细胞瘤初诊时即可能为Ⅲ或Ⅳ期。小剂量化疗可提高Ⅲ期及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生存率,降低死亡风险。骨髓转移及手术切除不完全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故早期诊断、手术及应用小剂量化疗可明显提高患儿生存率,降低死亡风险。
其他文献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范围,大力推行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政策,拟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召开,此次大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以兼顾创业和创新且以创业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创业打下良好基础[1]。大学生作为最具创新创业潜质的年轻群体,其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对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高校办学实力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1缓解宏观就
大学生教育体系作为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基本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任。这些年来,大学生规模一直保持很大,由于受大学教育资源的限制,大学生培养出现了专科化现象,人们叹息,现在的大学生质量大不比以前了。大学教育质量与我国乃至世界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与时代的发展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对振
目的:   通过观察NRF-1与mtTFA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来探讨NRF-1与mtTFA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的研究。   方法:   采用RT-PCR方
选课管理是学分制的核心内容,它允许学生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教师和时间,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课程模块以课程为构成要素,是围绕某一特定知识范畴或领域而结构起来的课程群,它为选课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条件,课程模块内的所设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是选课工作能否顺利举行的重要条件。[1]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对课程模块下的选课管理进行改革研究,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当前面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