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范围,大力推行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政策,拟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将专业硕士和学术性硕士的数量控制在1:1的比例。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关键所在。实习实践是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1]。为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各个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好的经验。但总体上看,在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评价、保障和管理等各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结合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从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考核评价等关键环节,对如何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进行了探讨。
一大力推进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实践基地
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了解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掌握机械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管理等能力。要达到这样一个培养目标,专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按照国家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培养,可采用集中实践或分段实践两种方式[1]。优质的实践基地,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础[3]。
抓好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教学实验室承担着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实验教学任务,是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的重要阵地。学校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模加大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投入,特别是一些研究型的实验,要充分发挥教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自制和研制一些仪器设备,既能改进实验室条件,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们每年以科研立项的方式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教师和研究生进行实验设备研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科研实验室是高校进行科学研究、成果汇集的主要基地,往往聚集了比较尖端的仪器设备、重大的科研课题。研究生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术素养。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的独立空间。在这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今后的就业创业计划开展一些独立的活动。创新实验室要配备必要的实验仪器、工具等。
大力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最直接的接触社会、参与实践锻炼的场所,是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最佳场所,对于提高研究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选择一些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机械制造类企业或科研机构,通过设立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基地等模式建立稳定的、长期的校外实践基地。为保证校外实践基地的正常运转,必须建立双方参与的管理机构,制定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真正实现互惠双赢。针对机械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我校在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等大中型企业以及海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设立了20多家校外实践基地,有力地支撑了该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
二落实“双导师制”,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首先要厘清校内校外导师的职责。校内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发展空间,以师德教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风,引导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校外导师侧重于指导学生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体验并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与经济管理能力,解决学生理论学习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对校内导师,要强化实践能力的考核。把一些与企业合作紧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导师选拔到指导教师队伍中。鼓励校内导师到企业实训来提高其生产实践能力。通过鼓励暂不具备导师资格的年轻教师去企业实训,不断充实研究生导师队伍,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每年派出5名左右的年轻教师到各大矿业集团、大中型企业进行为期3~6个月的挂职锻炼或实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要遴选优秀的校外指导教师。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外导师遴选与聘任制度。学校要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指导教师遴选条件,包括专业要求、职称条件等,同时要明确导师的责权利。特别是学校应该给予校外导师一定的学术地位和指导报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校要对校外导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理论和方法等。目前,我们共聘请了42名校外指导教师,为每名指导教师颁发聘任书,明确导师责任,考核与报酬挂钩。
建立校内外导师合作交流平台,使得具有相同研究方向或专业特长的校内外导师能够建立合作机制,导师之间可以通过“自由搭配”结成导师对,共同指导学生。同时,为校内外导师之间的科研合作搭建了桥梁。
三抓好过程管理,强化评价与考核
目前许多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考核一般为实践报告或者是日志等,往往流于形式,很难反映出学生真正的实践效果。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对于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全过程管理体系,做到前期有安排、中期有检查、后期有考核,明确导师是第一责任人。前期有安排,即在学生入校制定培养计划时就把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的时间、地点等进行规划,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中期有检查,即在实践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后期有考核,即实践结束时对其整个实践活动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
要建立多元化的量化评价考核机制。要成立由培养单位和实践单位共同组成的实践考核小组,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实践报告、实践日志、技能掌握、协作关系以及导师评价等。考核方式可以通过座谈、现场考察、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考察。对各项考核指标要尽量量化,既要便于在考核过程中操作,又要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效果。
要畅通实践效果反馈渠道,及时反映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定期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对实践基地存在的软硬件问题、指导问题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了解和沟通,并及时予以解决。
总之,专业实践是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过程中如何做好实践基地建设、“双导师制”以及实践效果的评价与考核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给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但要真正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符合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还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和长期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2009-03-19.
[2]杜占元.系统谋划,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8):1-4.
[3]唐继卫.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全面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9):1-4.
[4]吴小林,宁正福,雍太军.依托特色优势,着力打造卓越的工程硕士教育品牌[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8):32-35.
[5]穆晓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6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关键所在。实习实践是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1]。为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各个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好的经验。但总体上看,在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评价、保障和管理等各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结合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从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考核评价等关键环节,对如何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进行了探讨。
一大力推进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实践基地
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了解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掌握机械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和工程管理等能力。要达到这样一个培养目标,专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按照国家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培养,可采用集中实践或分段实践两种方式[1]。优质的实践基地,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础[3]。
抓好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教学实验室承担着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实验教学任务,是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的重要阵地。学校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模加大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投入,特别是一些研究型的实验,要充分发挥教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自制和研制一些仪器设备,既能改进实验室条件,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们每年以科研立项的方式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教师和研究生进行实验设备研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科研实验室是高校进行科学研究、成果汇集的主要基地,往往聚集了比较尖端的仪器设备、重大的科研课题。研究生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中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术素养。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的独立空间。在这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今后的就业创业计划开展一些独立的活动。创新实验室要配备必要的实验仪器、工具等。
大力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最直接的接触社会、参与实践锻炼的场所,是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最佳场所,对于提高研究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选择一些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机械制造类企业或科研机构,通过设立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基地等模式建立稳定的、长期的校外实践基地。为保证校外实践基地的正常运转,必须建立双方参与的管理机构,制定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真正实现互惠双赢。针对机械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我校在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等大中型企业以及海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设立了20多家校外实践基地,有力地支撑了该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
二落实“双导师制”,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首先要厘清校内校外导师的职责。校内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发展空间,以师德教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风,引导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校外导师侧重于指导学生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体验并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与经济管理能力,解决学生理论学习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对校内导师,要强化实践能力的考核。把一些与企业合作紧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导师选拔到指导教师队伍中。鼓励校内导师到企业实训来提高其生产实践能力。通过鼓励暂不具备导师资格的年轻教师去企业实训,不断充实研究生导师队伍,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每年派出5名左右的年轻教师到各大矿业集团、大中型企业进行为期3~6个月的挂职锻炼或实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要遴选优秀的校外指导教师。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外导师遴选与聘任制度。学校要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指导教师遴选条件,包括专业要求、职称条件等,同时要明确导师的责权利。特别是学校应该给予校外导师一定的学术地位和指导报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校要对校外导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理论和方法等。目前,我们共聘请了42名校外指导教师,为每名指导教师颁发聘任书,明确导师责任,考核与报酬挂钩。
建立校内外导师合作交流平台,使得具有相同研究方向或专业特长的校内外导师能够建立合作机制,导师之间可以通过“自由搭配”结成导师对,共同指导学生。同时,为校内外导师之间的科研合作搭建了桥梁。
三抓好过程管理,强化评价与考核
目前许多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考核一般为实践报告或者是日志等,往往流于形式,很难反映出学生真正的实践效果。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对于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全过程管理体系,做到前期有安排、中期有检查、后期有考核,明确导师是第一责任人。前期有安排,即在学生入校制定培养计划时就把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的时间、地点等进行规划,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中期有检查,即在实践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后期有考核,即实践结束时对其整个实践活动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
要建立多元化的量化评价考核机制。要成立由培养单位和实践单位共同组成的实践考核小组,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实践报告、实践日志、技能掌握、协作关系以及导师评价等。考核方式可以通过座谈、现场考察、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考察。对各项考核指标要尽量量化,既要便于在考核过程中操作,又要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效果。
要畅通实践效果反馈渠道,及时反映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定期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对实践基地存在的软硬件问题、指导问题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了解和沟通,并及时予以解决。
总之,专业实践是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过程中如何做好实践基地建设、“双导师制”以及实践效果的评价与考核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给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但要真正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符合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还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和长期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2009-03-19.
[2]杜占元.系统谋划,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8):1-4.
[3]唐继卫.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全面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9):1-4.
[4]吴小林,宁正福,雍太军.依托特色优势,着力打造卓越的工程硕士教育品牌[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8):32-35.
[5]穆晓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