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内两个城市4~7岁儿童家长的问卷调查,调查该年龄段幼儿出生情况、家庭成长环境、教育环境及方式等因素,探讨儿童成长环境等因素对气质形成、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影响,研究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与气质类型的关系,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早期预防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次研究问卷采用《3~7岁儿童气质问卷》、《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影响因素包括家长基本情况,儿童性别、年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等内容,将这些因素与儿童气质特点和感觉统合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数据库建立采用Epidata3.1软件,数据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正态性检验、方差分析、t检验,对儿童气质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x2检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感觉统合能力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本研究结果显示,气质类型分布为:难养型占9.62%(43/447),易养型占36.47%(163/447),启动缓慢型占7.16%(32/447),中间型占46.76%(209/447)。不同年龄儿童气质各维度的比较分析显示:不同年龄的儿童在活动水平、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度四个维度的得分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儿童年龄与气质维度相关。不同性别儿童气质各维度比较分析显示:男孩女孩在活动水平、坚持度、反应阈中得分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儿童性别亦是气质维度相关因素之一。 2、对儿童三种主要气质类型难养型、易养型和启动缓慢型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x2分析发现,父母亲文化程度、儿童喂养方式、亲子关系、家庭气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这些因素与气质类型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娩方式、母亲生育年龄、家庭结构、打骂孩子与气质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儿童的气质特点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发现,父母亲文化程度、母亲生育年龄、家庭气氛、家庭结构、家长与孩子沟通方式、是否打骂孩子等均与儿童气质特点有明显相关性(P<0.05)。 3、本次调查研究显示,性别、年龄对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感觉统合失调的四种分类型的发生无差异,感觉统合的发生以轻度为主要发生类型。在前庭平衡障碍、学习能力不足两个方面,由性别引起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童失调率高于女童。 4、在本次研究中,感觉统合能力调查对象共359人,感统失调人数148人,失调率41.23%,其中轻度失调111人,发生率30.92%,重度失调37人,发生率10.31%。 5、感觉统合能力正常组与失调组儿童经过t检验分析发现:在活动水平、规律性、趋避性、适应度、反应强度、情绪本质、注意分散度7个维度上的得分有统计学意义,在坚持度和反应阈上则无统计学意义。 6、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与儿童出生分娩方式、家庭结构、亲子关系、家庭气氛、沟通方式、打骂孩子等因素有关;与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相关联的变量有:亲子关系(OR=1.69,95%CI:1.76~2.38),家庭气氛(OR=1.74,95%CI:1.87~3.45),打骂孩子(OR=1.49,95%CI:1.91~2.42)。 7、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儿童更易发生感觉统合失调。 结论: 1、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无关。 2、感觉统合失调各类型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以轻度失调发生为主,在前庭功能障碍、学习能力不足方面,男孩的发生率高于女孩,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不佳方面男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与儿童出生分娩方式、家庭结构、亲子关系、家庭气氛、沟通方式、打骂孩子等因素有关;对于儿童来说,亲子关系亲密、家庭气氛愉快、轻松,对孩子教育采用不打骂,以讲道理为主,良好的家庭环境成长氛围,这些都可以有效预防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 4、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与年龄、性别无关,但年龄、性别对气质维度的得分有影响。 5、气质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儿童气质特征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父母亲文化程度、母亲生育年龄、家庭气氛、家庭结构、家长与孩子沟通方式、是否打骂孩子等均与儿童气质特征的形成有明显相关性。 6、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儿童更易发生感觉统合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