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巴迪欧的马拉美诗歌批评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ge0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兰·巴迪欧的哲学思想与其文艺批评相辅相成,他的哲学思想是其文艺批评的前提条件,其文艺批评又可以视作其哲学思想的一部分反哺其哲学。从其哲学话语体系的视域出发,巴迪欧提出了其极具颠覆性的“非美学”文艺思想。“非美学”思想极其重视艺术地位,认为艺术独立于哲学而存在,反对传统美学对艺术的统摄。巴迪欧试图重构艺术和真理二者的相互关系,他认为艺术是生产真理的真理程序,主张在作为艺术事件的艺术作品内部,去发现其“内在的哲学效果”。马拉美在巴迪欧的批评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巴迪欧对包括马拉美在内的一系列诗人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其中马拉美是巴迪欧最为钟意的诗人,也是他论述最多的一位诗人,他对马拉美诗歌的批评可以说是他哲学和艺术思考的延伸和佐证。从哲学维度来看,巴迪欧认为马拉美的一系列诗歌作品既是引发真理的一个事件,又是艺术真理程序的主体,作为具体的诗歌作品还是艺术真理程序的具体展现形式。事件、真理、主体的动态过程构成了艺术真理程序。从语言维度来看,巴迪欧对马拉美诗歌的论述可发现其诗歌语言呈现出“否定”的特征。一是非阶级性的语言,巴迪欧对真理普遍性的执着,在他那里构成真理的马拉美诗歌必然也是针对所有人的。二是主体和客体被从诗歌中减除的“非个人化”和非工具性的语言,马拉美诗歌的主体“匿名”的诗歌,其诗歌也不指向客体世界而是指向马拉美所谓的“观念世界”的。三是扭曲与神秘的语言,巴迪欧认为想要洞悉存在和真理,尤其是由于真理是发生性的全新的真理,诗歌必须采取“斜向捕捉”的方式触及真理,马拉美的诗歌语言必然与众不同。四是运用了大量“虚空”的隐喻。从方法维度来看,马拉美诗歌所蕴含的方法和逻辑是带有减法性质的否定性操作,其方法主要是“减法”,主要分为“取消”和“丧失”。
其他文献
在成就辉煌的齐鲁文化中,作为华夏独有的书法艺术在山东境内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泰山李斯小篆、曲阜孔庙碑林、云峰摩崖石刻……更令人感到震撼的是近年来又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
柯劭忞作为近代声名卓着的史学家,诗名长期为史名所掩盖,实则其兼具诗家与史家的双重身份,其诗歌于当时诗坛风气之外另辟蹊径,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承续了山左诗歌的发展轨迹,以杜
中山闽方言岛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境内,在粤方言的汪洋大海包围中分成隆都、南萌、三乡等三个地理上不相连接的闽方言“群岛”,本文选择其中方言构成较复杂、距离中心市区较远、
学位
本文以《红楼梦》中的使役动词“叫”、“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前80回与后40回中含有“叫”、“让”的大量文本实例进行归纳,首先从语法描写角度对使役和被动两类用法进行共
学位
才子佳人小说是古代人情小说的一个分支,主要产生于《金瓶梅》与《红楼梦》之间,盛行于明末清初。相对之前的小说而言,才子佳人小说极力张扬女性的才华,因此许多研究者将目光集中
威廉·萨姆赛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是20世纪英国重要作家之一,他曾于1919年10月来中国旅行,历时四个月。回国后,毛姆以他在中国的见闻、感受为题材,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