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演讲是界于口语和书面语体的一种独特文体,一般文体中暗喻的形象转换方法并不完全适合大众演讲中暗喻的翻译。 本文分类论述了如何去理解和翻译大众演讲中所出现的各类暗喻。本文依据本体和喻体的隐含关系试将其分为一般暗喻、名词隐含式暗喻和动词隐含式暗喻。一般暗喻指的是暗喻的本体和喻体同时在上下文中出现,典型的比喻词是“to be”。在名词隐含式暗喻中,本体不完全直接出现,而是隐含在名词这一喻体中;在动词隐含式暗喻中,喻体则不完全直接出现,而是隐含在动词中。 大众演讲中暗喻的翻译要符合情景,因此,本文的阐述涉及到两大领域,即:翻译学和文体学。翻译学一般将翻译分为两大步骤:理解和表达。在理解这一层面,找出词典中对暗喻形象的解释是准确理解暗喻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暗喻所指往往超出词典的释义,在广义上和狭义上都受具体语言环境即上下文的影响。因此,准确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是理解暗喻的关键所在。在表达这一层面,分析原文中喻体在汉语中的可接受性是选择适当翻译方法的基本尺度。通过比较和分析,本文指出,一般暗喻和名词隐含式暗喻在表达方法即形象转换上比较相似,而对于动词隐含式暗喻,由于其喻体隐含在动词中,不宜采取动词到形象名词的转换,而是采取动词替换的方法来表达原文中所体现出来的比喻形象,并使译文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在论述外国领导人来华演讲中所出现的暗喻及其翻译方法时,作者指出,由于受众的不同,发言人与受众之间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别较大,因而这类大众演讲中带有文化色彩的暗喻较少,动词隐含式暗喻则几乎没有出现。此外,这类大众演讲的翻译应考虑到其即席性,所以注释法不予考虑,对于一般暗喻和名词隐含式暗喻,表达方法则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