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道经诸天结构研究——以道藏本《太上灵宝五符序》为中心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ft1985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論文選擇以道藏本<太上靈寶五符序)為中心,來探查早期靈寶經的空間結構。雖然依照小林正美的分析,三卷完成的時代已經是到了東晉時期’但是像劉師培、陳國符等所指出的那些五方五帝所象徵的『五方』結構:或者禹得天書藏於洞庭所顯示的,『天人地』的層次、及與後來發展的『洞天』有關的線索等,這些內容所呈現出來的觀念,卻是歷經刪改而仍然被保留下來,這就表示了這些觀念具有堅實而無可動搖的基礎性。 靈寶經在後來雖然傳人不明,但是它的經典卻廣為流行’道教的諸天在靈寶的流傳中也不斷的演變,因此,如果我們想知道在(度人經)平面四方32天的結構之前——至少以靈寶經系本身而言的天是如何的結構,那麼道藏本(太上靈寶五符序)是個不錯的開始。 首先,(五符序)卷上描述天書出世的過程,牽涉到的是有關天書的符契、聖境的創造及洞天的觀念。地下(洞穴)的這一層,是經文加重描寫的地方,除了將天書存放的地點移至洞庭地穴外,更特別強調了洞穴中的明月朗煥,認為是『天后別宮、太陰之堂剑的聖境,清楚的說明了『洞中有天地』的情況。 山岳,諸天及洞穴的結合,則出現在<仙人挹服五方諸天氣經),所謂『四天一山』,再加上九泉洞穴的結構,其意義也如同天人地一貫的洞天思想。 其次,藉由彝族古老十月曆的比對,本文發現《五符序》當中所運用的五方,其實是包含著圓形和方形兩種不同的形態。仔細分辨的話’圓形的五方主要是在表達時間的循環,而方形的五方主要則在於空間的呈現。而這兩種不同的五方形態’推測是在夏商交替之際,隨著民族的融合而逐漸的被組合在一起,到了約戰國時代’鄒衍之徒演為新說’成為今日所知之五行學說。 《五符序》中的五方結構,主要還是沿用了漢代以來的五行理論作為結構的主軸。圓形的五方所呈現的是彝族古老十月曆中的三十節氣的循環周率,本文從中尋繹出『東九,南三、中央一、西七、北五』的氣數配置,其實是按照三十節氣順序排列的,或直接用其單數’或取其個位數而成其象徵代號。從這些節氣數的代號,我們可以了解到服氣、行氣的季節指示,以及道教在其中所蘊含的陰陽相生’循環不已的生命訊息。方形的五方屬於亞形的結構,因此方形的五方其實應該稱為四方,他的『中央』位在亞形結構的中間,而這個中央,則時常處在被虛置的情況。 再次,《仙人挹服五方諸天氣經》中的天名,是將《淮南子·墜形訓)中的五石之名加以修改美化,而成為五方的天名。由五石的天名可知其內容是繼承並發展葛洪「服藥兼行氣」觀念,而這也是初次出現在道教中的諸天名稱。到了《太上太一真一之經)則將《抱朴子·地真篇》所記的「九轉丹·金液經」改成《龍胎金液九轉之丹>,「守一訣」貝結合《仙人挹服五方諸天氣經》的五牙氣,而成為(真一食五芽天文),降低了金丹的地位,而提高了服氣的重要性。至唐代司馬承禎便以(太上太一真一之經)為底本,去除其中服食金丹與迷信的身中神內容,加上不具方術性質的醫療理論,使得「服食五牙之氣」由原本「服藥兼行氣」的內容,轉移成為以「行氣」為主的內容。如此一來,則以五石為名的諸天,就名存實亡了。 最後,本論文所得研究成果如下: 1.洞天觀念,乃始於溶岩地形的洞穴之自然景觀、山岳信仰,並結合道教天人地一貫的多層宇宙觀念而逐步形成。 2.釐清五方氣數的來源及內涵,因而分出時間為圓形五方、空間為方形五方這兩種五方的形態。五方的宇宙是道教宇宙觀的基本結構,後來道教諸天的發展,皆是站在這個基礎上出發。 3.道教最初的諸天是以特定的五石為天之名稱,優點是能夠清楚的顯示造經者服藥兼行氣」的教義主張;缺點則是缺乏包容性,無法兼顧既以存在的道教仙境,也無法擴充其仙界的內容,再加上由於服食丹藥觀念的轉變,自然而然也就停止發展,而僅留其名於道經之中。
其他文献
妇女的生活状况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民国时期晋西北地区妇女的生存环境反映了该地区的社会实态,她们的生育与健康状况体现了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传统特色。 文章选
日本华侨社会由不同时期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群组成,近代旅日闽侨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普通华侨社会生活史的角度,考察近代旅日闽侨的东渡源起,分析其在日生计模式、社团组织
鸦片战争把中国拉入近代社会,中国处于社会转型之中。随着西人在中国势力的扩大,他们居住在中国的人数逐渐增加,西风慢慢东渐,上海等沿海开放城市商业经济及近代文化渐渐形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被誉为“当代比较史学之父”的马克·布洛赫,他的有关比较史学的理论主要体现在《论欧洲社会的历史比较》一文中。这篇文章不仅第一次对历史比较研究方法作了理论阐述,并且布洛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历史人物评价向来是史学界关注的课题,历久而弥衰。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史学界就历史人物评价的原则、立场、方法等不断进行交流与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时代在发展,理论亦
东南亚似乎是世界的缩影,其经济制度、政治体制、社会文化乃至自然地理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别,在众多的复杂的因素当中,为何东南亚国家联盟能够建立并不断发展扩大?本论文正是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