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論文選擇以道藏本<太上靈寶五符序)為中心,來探查早期靈寶經的空間結構。雖然依照小林正美的分析,三卷完成的時代已經是到了東晉時期’但是像劉師培、陳國符等所指出的那些五方五帝所象徵的『五方』結構:或者禹得天書藏於洞庭所顯示的,『天人地』的層次、及與後來發展的『洞天』有關的線索等,這些內容所呈現出來的觀念,卻是歷經刪改而仍然被保留下來,這就表示了這些觀念具有堅實而無可動搖的基礎性。
靈寶經在後來雖然傳人不明,但是它的經典卻廣為流行’道教的諸天在靈寶的流傳中也不斷的演變,因此,如果我們想知道在(度人經)平面四方32天的結構之前——至少以靈寶經系本身而言的天是如何的結構,那麼道藏本(太上靈寶五符序)是個不錯的開始。
首先,(五符序)卷上描述天書出世的過程,牽涉到的是有關天書的符契、聖境的創造及洞天的觀念。地下(洞穴)的這一層,是經文加重描寫的地方,除了將天書存放的地點移至洞庭地穴外,更特別強調了洞穴中的明月朗煥,認為是『天后別宮、太陰之堂剑的聖境,清楚的說明了『洞中有天地』的情況。
山岳,諸天及洞穴的結合,則出現在<仙人挹服五方諸天氣經),所謂『四天一山』,再加上九泉洞穴的結構,其意義也如同天人地一貫的洞天思想。
其次,藉由彝族古老十月曆的比對,本文發現《五符序》當中所運用的五方,其實是包含著圓形和方形兩種不同的形態。仔細分辨的話’圓形的五方主要是在表達時間的循環,而方形的五方主要則在於空間的呈現。而這兩種不同的五方形態’推測是在夏商交替之際,隨著民族的融合而逐漸的被組合在一起,到了約戰國時代’鄒衍之徒演為新說’成為今日所知之五行學說。
《五符序》中的五方結構,主要還是沿用了漢代以來的五行理論作為結構的主軸。圓形的五方所呈現的是彝族古老十月曆中的三十節氣的循環周率,本文從中尋繹出『東九,南三、中央一、西七、北五』的氣數配置,其實是按照三十節氣順序排列的,或直接用其單數’或取其個位數而成其象徵代號。從這些節氣數的代號,我們可以了解到服氣、行氣的季節指示,以及道教在其中所蘊含的陰陽相生’循環不已的生命訊息。方形的五方屬於亞形的結構,因此方形的五方其實應該稱為四方,他的『中央』位在亞形結構的中間,而這個中央,則時常處在被虛置的情況。
再次,《仙人挹服五方諸天氣經》中的天名,是將《淮南子·墜形訓)中的五石之名加以修改美化,而成為五方的天名。由五石的天名可知其內容是繼承並發展葛洪「服藥兼行氣」觀念,而這也是初次出現在道教中的諸天名稱。到了《太上太一真一之經)則將《抱朴子·地真篇》所記的「九轉丹·金液經」改成《龍胎金液九轉之丹>,「守一訣」貝結合《仙人挹服五方諸天氣經》的五牙氣,而成為(真一食五芽天文),降低了金丹的地位,而提高了服氣的重要性。至唐代司馬承禎便以(太上太一真一之經)為底本,去除其中服食金丹與迷信的身中神內容,加上不具方術性質的醫療理論,使得「服食五牙之氣」由原本「服藥兼行氣」的內容,轉移成為以「行氣」為主的內容。如此一來,則以五石為名的諸天,就名存實亡了。
最後,本論文所得研究成果如下:
1.洞天觀念,乃始於溶岩地形的洞穴之自然景觀、山岳信仰,並結合道教天人地一貫的多層宇宙觀念而逐步形成。
2.釐清五方氣數的來源及內涵,因而分出時間為圓形五方、空間為方形五方這兩種五方的形態。五方的宇宙是道教宇宙觀的基本結構,後來道教諸天的發展,皆是站在這個基礎上出發。
3.道教最初的諸天是以特定的五石為天之名稱,優點是能夠清楚的顯示造經者服藥兼行氣」的教義主張;缺點則是缺乏包容性,無法兼顧既以存在的道教仙境,也無法擴充其仙界的內容,再加上由於服食丹藥觀念的轉變,自然而然也就停止發展,而僅留其名於道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