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型糖尿病(T2DM)是由多种因子引起的具有异质性的复杂遗传病。其新标准强调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2种情况,其中胰岛素抵抗导致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和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是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本文通过对胰岛素作用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旨在明确它们与糖尿病的相关性。人类PGC-1α基因定位于染色体4p15.1,全长67kb,包含13个外显子,编码一个具有79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91kD的蛋白质。PGC-1α最早作为PPARγ的辅激活因子被发现,是一种多功能的转录调节因子,通过不同信号传导通路广泛参与能量代谢调节的诸多环节,如适应性产热、肝糖异生、脂肪酸β氧化、肌肉中葡萄糖转运、线粒体生物合成等过程。新近研究显示,PGC-1α参与了胰岛素抵抗(IR)的形成,研究认为PGC-1α可加速肝糖异生进程,诱发肝内IR;同时又可通过影响胰岛β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CSIS)引起胰岛β细胞IR;相反PGC-1α表达增加可减少骨骼肌脂肪比重,增加有氧肌肉类型和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减轻骨骼肌IR。大量证据表明PGC-1α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代谢综合征紧密联系。对不同种族人群的研究均发现含有PGC-1α基因的染色体区段与代谢综合征相关表征存在连锁;并且PGC-1α中基因突变在多国不同种族人群中都有与代谢综合征存在不同程度联系的报道;其基因多态性变异可能对胰岛素分泌产生影响。因此将PGC-1α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个侯选基因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探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可能为代谢性疾病的分子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PGC-1α基因SNPs及单体型频率分布,探讨SNPs及其2个位点组成的单体型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积累PGC-1α基因SNPs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数据,有利于T2DM发病机理的研究。研究目的研究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PGC-1α基因2个SNPs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其组成单体型的分布特征。研究PGC-1α基因SNPs及其单体型频率与T2DM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通过(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NCBI)的GenBank获取PGC-1α基因序列及其相应位点的SNP信息。利用Primer Premier 5.0引物设计软件设计相应引物,并经NCBI的Blast2.0软件检验其特异性。(2)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T2DM病例组及对照组PGC-1α基因2个SNPs位点的基因型。(3)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基因多态性特征。研究结果(1)PCR-RFLP方法检测SNPs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稳定的特点。(2)等位基因频率:PGC-1α基因2个SNPs rs8192678 (Gly482Ser G→A)、rs3736265 (Thr612Met C→T)优势等位基因(Allele 1)的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分别为:0.533/0.647(P<0.05)、0.745/0.799(P>0.05);非优势等位基因(Allele 2)的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分别为:0.467/0.353(P<0.05)、0.255/0.201(P>0.05)(3)基因型频率:PGC-1α基因SNPs rs8192678、rs3736265两位点SNP等位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分别为: rs8192678 G/G型为0.321/0.412、G/A型为0.425/0.471、A/A型为0.255/0.118,两组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rs3736265 C/C型为0.585/0.657、C/T型为0.321/0.284、T/T型为0.094/0.059,两组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4)单体型频率:两个SNPs位点可以组成四种单体型,在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中最常见类型为G C、A C,在病人组及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0.460/0.515、0.278/0.285,(P>0.05);A T单体型在病人组及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0.185/0.077(P<0.05),其分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1)PCR-RFLP技术是一种操作简便、成熟稳定、重复性好、特异性高、结果可靠的SNP检测方法。(2)本研究揭示了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PGC-1α的2个SNPs位点的基因型及其单体型分布与糖尿病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其SNPs基因型与生理病例机制和疾病的关系提供理论参考。(3)PGC-1α基因SNPs rs8192678位点可能与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T2DM存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