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海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张力与对话(1843-1919)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rosslight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研究是对1843年至1919年这个历史时期上海翻译文学的发展进行的调研。笔者以“多元系统论”为支撑理论,以“系统”思想为“多元系统论”的补充,把这个历史时期上海的翻译文学视作一个“系统”,探讨其与同一个多元系统内的另一个系统,即翻译文学系统的共存系统——本土文学系统——之间的关系的特点,并调查这些特点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张力”与“对话”这两个术语被笔者用来描述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的两个方面。自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虽从未充任过中国的政治中心,但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上海两度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和文学中心。第一次是在清末民初,第二次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其原因引起了笔者浓厚的兴趣。由于时间所限,笔者只选定上海第一次成为中国文化中心和文学中心的情形作为研究对象,并把时间范围设定在1843年至1919年这个历史时期,把研究对象聚焦于“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多元系统论”由埃文-佐哈尔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根据俄国形式主义的一些思想发展而来。俄国形式主义指出:不应该孤立地研究文学作品,而应该将其作为文学系统的一部分进行研究;文学系统内的永恒活力是为抢夺“文学典范”这一首要位置而发生的“转变(mutation)”和争斗(见Munday 2001: 109)。一个系统与其共存系统构成另一个系统,埃文-佐哈尔称其为“多元系统”,亦即由系统组成的系统。埃文-佐哈尔(1978:10)指出,一个文学多元系统可以被二分为典范系统和非典范系统,这两种系统又可以被进一步成各种子系统。他强调:一个多元系统是一个整体,其内部的各个系统之间呈层级关系;“这种层级关系是由各共存系统对某系统的制约形成的;多元系统由这种层级关系进行调整”(同上: 31)。“典范系统只有通过与其共存系统进行竞争才会发展壮大”(同上:18)。典范系统与其共存系统之间的对立为多元系统内部制造了一种“理想的平衡”(同上:17)。受“多元系统”观念启发,笔者先将1843年至1919年这个历史时期的上海文学视作一个由“翻译文学系统”和“本土文学系统”构成的多元系统。接着,考察这两个系统中的哪一个是典范系统。随后,对两个问题展开调查:翻译文学为何在这个(多元)系统里出现?典范系统如何进驻其现在所处的位置?然后,分析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张力”与“对话”关系的特点。最后,调查这些特点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然而,“多元系统论”不能完全满足此研究的需要,笔者以安德烈·勒菲弗尔于1992年提出的“系统”思想作为此研究的补充理论。两者的立论之基相同,即都把文学视作一个“系统”。此外,这两个理论之间有两个联结点:(1)拟译文本在目标文学中的作用;(2)目标文学中出现的新的创作方法(new approaches)。埃文-佐哈尔提出,“译者选择拟译文本的依据是:是否与目标文学中的新的创作方法相容、是否将在目标文学中发挥革新作用”(1978: 23-24)。勒菲弗尔(1992:14)指出,翻译作品切勿与目标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诗学相对抗。“系统”思想中的诗学含两个组件:功能组件和清单组件(同上:26)。埃文-佐哈尔所说的“新的创作方法”是诗学的清单组件的构成元素之一,埃文-佐哈尔提及的“拟译文本在目标文学中的作用”与勒菲弗尔的诗学功能组件相一致。勒菲弗尔(同上:2-8)认为:翻译是对原作进行改写的方式之一;改写品(rewritings)反映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改写操纵着文学,使其在社会中发挥作用。他指出,“似乎有双重因素在保证文学系统的步调不会与社会中的其他子系统的步调相差太悬殊”(同上:14)。其中的一重因素位于文学系统内部,根据另一重因素设定的参数,从系统内部竭力控制该系统,其代表是“专业人士”;另一重因素曰“赞助机制”,于文学系统之外推动或阻碍阅读、写作和对文学的改写(同上:14-15)。“专业人士”包括评论家、批评家、教师和译者,他们偶尔对那些公然地与占主导地位的诗学和意识形态相对抗的文学作品进行压制(同上)。“赞助机制”通常对意识形态比对诗学更感兴趣,可以说赞助人把诗学领域内的“权威”托付给了专业人士。赞助机制通常通过下列机构进行运作:研究院、审查署、评论期刊和最重要的机构——教育体制(同上)。“赞助”由相互作用并且可以随意结合的三个组件组成:(1)意识形态组件,对与翻译的形式和译作的主题有关的选择和开发(development)进行制约;(2)经济组件,通过发放抚恤金或者指派职位确保作家和改写者得以谋生;(3)社会地位组件,赞助人给予改写者某种社会地位,将其纳入某个支持团体及其生活方式之中(同上:16)。关于1843年至1919年这个历史时期上海(租界)的意识形态结构,有两点值得注意:(1)上海只是部分区域被划为租界,租界之外仍归清政府管辖;(2)上海租界的人口结构是华洋杂居,并且华人占绝大多数。后一点提到的情形与同时期中国境内的其它租界不同;其它租界的面积小得多,并且居住者基本上是外国人。因此,上海租界内通行两套价值标准:清朝的价值标准和由外国人带进来的价值标准。由于清政府在政治上软弱无能,这里占主导地位的往往是外国人带进来的意识形态。由此可见,这里的意识形态结构与“殖民地”相差无几,清政府在这里几乎遭遇“权力真空”。由于外国居住者和中国居民之间的语言障碍以及外国居住者强烈的利润意识,租界内没有审查、监督新闻出版业的法律法规,因而,这里的言论比租界外自由得多。对于与清政府相抵触的言论来说,上海租界俨然是一个避风良港;因而,众多有志之士群集上海,为其革新宣传工作寻求庇护,其中包括一些作家和身兼译者的人。就翻译文学的来源国别而言,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和俄国居前五位。虽然由这些译作承载进上海租界的意识形态于唤醒沉睡中的国人有益,但是这些国家毕竟侵略过中国,译者们为何要向他们的文学求援呢?这似乎是一个译业悖论。译者们内心深处就没有痛恨或嫌恶?其实,他们在道路选择问题上的无奈源于两方面:一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洋务运动”中的前驱们企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实现富民强国的梦想破灭了;一是严复翻译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中的“适者生存”思想使他们惊醒。译者们同样心怀富民强国之梦,但他们尝试的是另外一条道路:从思想上唤醒国人。关于“赞助机制”,既然租界内没有审查、监督新闻出版业的法律法规,也就不存在什么“赞助机制”。清政府的权力在这里几乎形成真空,这里及其他租界以外行使“赞助”的机构——清政府及其代表——不敢也嫌麻烦与外国人就“赞助机制”进行谈判。唯有极端事件发生时,他们才会来这里进行镇压。因此,对上海租界内的“专业人士”而言,他们的言论虽然相当自由,但衣食和地位却无保障,只有靠在报社、出版社和书店等处辛苦劳作维持生计。关于诗学,“任何占主导地位的诗学都冻结(freeze)或者准确地说控制着(control)一个文学系统的活力”(Lefevere 1992: 35),并且“在‘形成期’,任何诗学都反映了其所在的文学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创作方法和占主导地位的对文学的‘作用’的看法”(同上: 26)。在1843年以前,上海归江苏省管辖,其诗学与中国其它地区并无二致。一方面,就功能组件而言,中国传统文学的诗学是“经世致用”思想,即文学被统治阶级用来加强其统治;而当时上海租界的诗学中有两股潮流:“经世致用”思想和以鸳鸯-蝴蝶派作品为代表的“遣情娱乐”思想。单单从文学作品的数量上,很难判断哪股潮流占主导地位。笔者对其历史意义进行回顾后发现:占主导地位的是“经世致用”思想。上海租界中占主导地位的诗学功能组件虽然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诗学相一致,但在“采用者”和“采用意图”两方面均与后者存在显著差异。中国传统文学的“经世致用”思想被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已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因而是保守的;而在上海租界,同样的思想被进步的文人志士们用来推翻旧的社会秩序以创建新的社会秩序,因而是革新的。由此可见:译者们对翻译文学在目标文学将发挥的“作用”所进行的设想,与目标文学的诗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功能组件相一致。勒菲弗尔(1992:38)认为,翻译向目标文学系统渗透的途径是:为目标文学系统的诗学功能组件发生变化铺好道路。上海翻译文学系统和本土文学系统在这一点上的联手,使“经世致用”思想成为整个文学多元系统的诗学功能组件的主流。当时,上海文学多元系统的诗学正在经历“形成期”;以历史视角观之,“经世致用”思想成为此时上海文学多元系统的诗学的功能组件的主流,从文学的本体论上来说,于无意中延长了上海本土文学走向成熟的道路。另一方面,就诗学的清单组件而言,由于翻译文学和本土文学的文化渊源迥异,在租界开辟之初,翻译文学系统和本土文学系统的诗学清单组件之间存在着极大差异。当时,本土文学系统的典范子系统是骈文和八股文,而非小说。就“创作方法(approach)”而言,骈文在本土文学系统中占主导地位;浅显易懂、易适应租界快节奏的“报章体”和“时务体”是新生儿。那么,这两个文学系统的诗学所抱的姿态为如何一般情形呢?是彼此冷漠,还是开心畅谈?答案如果是后者,翻译“将把新的创作方法引进目标文学系统的诗学清单组件中”(同上)。相反,如果翻译文学系统和本土文学系统之间彼此冷漠,这时即使“专业人士”不压制那些与目标文学的诗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清单组件相对抗的译作,起码也会压制那些与目标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相对抗的译作。在1843年至1919年这个历史时期,上海翻译文学系统和本土文学系统之间的“对话”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1)翻译文学对目标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所采取的姿态;(2)翻译文学对目标文学的诗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功能组件所采取的姿态;(3)翻译文学系统接受本土文学系统的清单组件中某些现有的创作方法,和翻译文学系统把新的创造方法引进到本土文学系统的清单组件中。这三个方面是密切关联的,如勒菲弗尔所说,一种诗学的功能组件与来自诗学以外的意识形态的影响紧密相联,并很容易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同上: 34);而且“这种影响往往在文学作品的主题中得到明显体现”(同上)。与本段中(1)、(2)两个方面有关的翻译文学系统和本土文学系统之间的“对话”,前文已有所述;笔者在此仅对本段中的(3)展开讨论。笔者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直到1902年前后,翻译文学系统才成为上海文学多元系统内的典范系统。因而,在1843年至1902年这段时间,翻译文学系统原则上应该模仿本土文学系统的诗学清单组件。真实情况确实如此,译者们的翻译策略便揭示了这一点,如中国传统小说的篇章布局曾被翻译文学作品机械地套用。翻译文学系统成为典范系统之后,一方面,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之间的界线开始消解;另一方面,本土文学系统内部发生了诸多变化:A.一些新的主题现身于诗学的清单组件中,如政治小说和侦探小说;B.在语言使用方面,白话文被用来进行文学创作,作品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等等;C.一些新体裁崭露头角,比如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问自答式小说等;D.一些新颖的叙事技巧问世,如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倒叙、插叙等。本土文学在语言使用方面的变化,如报章体和时务体,属于“新的创作方法”。此处的B揭示了翻译文学系统与本土文学系统之间的相容。通过这种相容,翻译文学系统把上述A、C和D带进本土文学系统。由此可见,翻译文学系统只有通过与本土文学系统中的“新的创作方法”相容,才能向后者输入新的创作方法;前者向后者输入的新的创作方法愈多,两者之间的可容性就愈大。此外,笔者还发现,上海翻译文学系统和本土文学系统之间的“对话”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历时性特点,并且在翻译文学系统成为典范系统之后两者的“对话”才开始活跃起来。这一点与两个系统之间的“张力”的历时性特点密切相关。两个系统之间的“张力”与“对话”之所以呈历时性特点,原因有三:(1)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中,中方的惨败使“洋务运动”的前驱们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实现富民强国的梦想化为泡影;(2)1898年通过严复的翻译走进中国的“适者生存”思想使进步的文人志士们猛然间惊醒;(3)梁启超在《译印政治小说序》(1898)和《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两文中呼吁的“革新小说”的思想引发了“小说界革命”,进步的文人志士们深受其鼓舞。在这三方面因素的共同刺激和推动下,1902年前后,翻译文学作品和本土文学作品的数量都骤然飙升。在这三个因素中,前两个因素与意识形态有关,第三个因素与文学系统的诗学功能组件有关。尤其是第三个因素——“小说界革命”——为小说这一非典范系统中的体裁进入典范系统提供了适宜的条件。第二,参与这场历史对话的双方,实际上几乎是同一群人。译者的大部分,尤其是在1902年至1919年这段时间,基本上是身处本土文学系统前沿的作家。这场历史对话犹如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单口相声,其中的参与者对中国文学发展的重大贡献在于:一方面,他们创作了关注人类自身问题的作品,即鸳鸯—蝴蝶派作品,把中国传统文学如《红楼梦》中的良好传统继承下来;另一方面,他们一边忙于翻译携带西方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一边致力于创作批判中国现状的作品,以唤醒沉睡中的国人。这群文人志士们脑子里牢记“经世致用”思想,边学习边创作;他们的行动奠定了1843年至1919年这个历史时期尤其是1902年至1919年这段时间上海本土文学系统发展的基调:学习西方。第三,就参与这场历史对话的双方的地位而言,两个文学系统之间是不平等的。由上述分析可见,无论就意识形还是就诗学而言,翻译文学系统在“对话”中都占明显优势,尤其是在1902年至1919年这段时间。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是通过翻译文学系统的译者们的翻译策略和本土文学系统的作者们的创作实践实现的。既然如此众多的与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学创作方法有关的东西被引进上海,异化翻译策略应该占极大的比重。笔者还发现:就作品数量而言,在1843年至1919年这个历史时期,上海翻译文学系统自身的发展呈现为“谷-峰-谷-峰-谷”的波状曲线,并且后一个波峰的高度远远低于前一个。第二个波谷(即1911年至1912年这段时间)的出现,可能与辛亥革命有关。因为前期的努力未结出丰硕成果,文人志士们感到有些迷茫;但辛亥革命并未完全失败,它起码推翻了在中国持续两千多年之久的封建统治。对文人志士们而言,这便是一点慰藉,再加上刚刚开始的“新文化运动(1915-1923)”的激励,犹豫徘徊了约三年之后,文人志士们重新鼓起了斗志,翻译文学作品的数量迅速增加;然而,这次增加仅仅维持了三年左右,并且幅度较上一次小得多。从1917年开始,翻译文学作品的数量又急剧下跌。由此可见,在1912年至1919年这段时间,文人志士们力图革新的热情不如1902年至1911年那段时间高涨,文学界出现了些许沉寂,文人志士们可能在期待着某种新的刺激力量出现。此研究的意义在于:第一,验证将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和勒菲弗尔的“系统”思想结合起来应用于翻译研究的可行性。第二,揭示翻译活动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第三,揭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因素对一个地区的翻译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对翻译教学与翻译研究有一定启示。第四,为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视角和参考资料。在某种程度上,此研究可以填补国内翻译研究领域的某些空白。此研究采取以定性研究为主、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国内类似研究鲜见,笔者只好从国内出版的中国文学史或者中国翻译史之类的专著中搜集相关数据。此研究的微观方法是对比。笔者将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便着手对翻译文学系统和本土文学系统的各自发展变化进行对比。随后,笔者对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这些关系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展开调查。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此研究的相关背景和理论框架的构建情况。第二章中,笔者先分别对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和勒菲弗尔的“系统”思想进行综述;然后,对此研究将这两个理论相结合的意图进行说明;最后,笔者对国内外学者和专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在第三章,一方面,笔者分析了1843年至1919年这个历史时期上海翻译文学系统和本土文学系统之间“张力”与“对话”关系的方方面面的特点;另一方面,笔者也考察了这个历史时期上海翻译文学系统自身的发展具有的特点。在第四章,笔者对这两个系统之间“张力”与“对话”的各个特点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进行了探讨,也对导致这个历史时期上海翻译文学系统发展具有某些特点的社会历史原因进行了探讨。第五章先将此研究的相关发现进行了简单概括;然后,介绍了此次研究的意义;最后,给出笔者对今后相关研究的建议。
其他文献
企业离退休人员"双高"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老同志的基本特点,探索采取"夯基础、重结合、转作风、拓形式"等措施,做好离退服务工作,助力企业和谐发展。
目的:探讨给予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uremia refractory hypertension,URH)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治疗的临
实际工程条件下,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开裂现象屡见不鲜。早期裂缝的出现降低了混凝土结构使用性能,劣化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缩短了其使用寿命。为优化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确保其
价值工程理论源于麦尔斯(MILES),它作为一门经济与技术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是提高产品功能和降低成本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节省开支和提升工程项目的价值有极大的帮助,半个世纪
生态社区作为城市居住社区最理想的形态,是一个高效、和谐并日益完善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内部的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关系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网络,使
阿马齐格人是生活在北非的一个族群。阿马齐格人主要分布在阿拉伯世界西部,也就是马格里布地区(大致范围包括今天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利比亚)。同时,在欧美各国也
城郊型风景名胜区是指与城市相邻,但其边界距离城市建成区还有一段距离的风景区。这类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一般由风景区管理部门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进行内部管理。因为具有靠近城
本文通过筛选稻瘟菌REMI转化体库获得对水稻感病品种梅雨明致病性减弱的突变体H680,并对其抗病性分析,以及运用分子生物学对其成分分析.
农村合作社作为一种新集体经济的组织模式,对于实现农业产业化有着重要影响。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通过产业扶贫、政策扶贫等举措帮助贫困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合作社如何发挥参与主体的优势,从而实现产业扶贫成为了基层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具体实践经验,提出“资本互动”的解释框架,并阐述了农村合作社成立过程中,各行动主体所携带的资本之间进行交换的动
从车门总成的功能要求入手,对车门总成的构成及车门总成制造过程中所涉及的辍压成形、焊接、涂胶与包边等工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结合生产实际,对制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