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空间角度解读《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人生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lei247472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连是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作者以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状况为创作背景,讲述了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和最终失败的悲剧故事。本文试图从社会空间角度出发,对主人公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进行探讨分析。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空间批评理论的发展及亨利·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以及社会空间中感知空间、构想空间和生活空间这三个概念在本文中的应用。第二章探讨了感知空间和于连悲剧命运的关系。在《红与黑》中,于连的感知空间包括市长府邸、贝尚松神学院和拉穆尔侯爵府,在这些不同的感知空间里,于连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并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抱负,但是,于连的欲望不断膨胀,最后迷失了自我,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第三章探讨了构想空间和于连悲剧命运的关系。从于连的精神世界出发,我们可以看出在他的构想空间中存在平等自由的思想和病态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平等自由的思想影响着于连的英雄主义,渴望改变命运的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选择了无畏地面对死亡。利益至上的病态社会价值观使于连戴上了伪善的面具,最终接受审判是其内心崩溃的表现。第四章探讨了生活空间和于连悲剧命运的关系。《红与黑》中于连的生活空间包括他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是于连复杂性格形成的原因,而复杂的性格又影响了于连的命运。社会环境是复辟的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于连的晋升之路,于连的悲剧命运是无法避免和改变的。通过以上分析,论文得出的结论是于连的悲剧命运是在感知空间、构想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社会空间的作用下,于连渴望改变命运的梦想最终破灭。
其他文献
本文从同病异治的含义、理论基础、源流和临床意义、与异病同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全面而系统地反映了对同病异治理论进行研究的概况,也反映了在同病异治研究中存在的片面
目前我国存在的既有建筑物面积约600亿㎡,其中大量的既有建筑因为在建造期建设标准过低、环境影响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建筑功能不能满足要求等因素,需要对其进行加固改造。
电能质量是电力工业产品的重要指标。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大,电力系统中非线性负荷、冲击性负荷的日益增大,电能质量不断劣化,严重影响了电网的经济安全运行。另一方面,
灵川县近年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各种水果种植,脆皮金桔、脆冠梨、水蜜桃、大杨梅、脐橙、葡萄、沙田柚等近2万亩。仅水果一项就为农民增收1500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正散发着蓬勃的生机,在国家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2014年,我国物流业出现趋稳向好,转型升级的新局面,但物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汽车行业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得到了持续的发展,至2016年,已连续8年蝉联全球产销量第一。本文以江铃汽车底盘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公司现在的营销策
<正>"大学生形象内涵大讨论"是一种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围绕大学生自身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从而帮助学生更全面、清晰地了解自我,明确奋斗目标和发展
打造世界一流人才队伍,需要组织大力培养选拔与实践锻炼,为其提供成长的路径与条件。
<正>王邦才教授系浙江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同病异治法的灵活运用是王老师临证辨治疾病的一大亮点,笔者就老师运用同病异治法治疗疾病的宝贵经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