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弥散分布的钛氧化物作为“氧化物冶金技术”应用中的重要角色,以其作为核心形成的复合夹杂可以成为晶内铁素体的析出核心,起到对晶粒细化的作用。合理控制钛氧化物的尺寸、数量及类型,能够起到改善钢材组织的作用。这就需要对钛氧化物的形成过程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才能进一步在实践中提出合理控制的解决方案并指导工业生产。本课题采用急冷技术冻结熔态铁-钛合金中的钛氧团簇,利用三维原子探针技术及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分析该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弥散分布的钛氧化物作为“氧化物冶金技术”应用中的重要角色,以其作为核心形成的复合夹杂可以成为晶内铁素体的析出核心,起到对晶粒细化的作用。合理控制钛氧化物的尺寸、数量及类型,能够起到改善钢材组织的作用。这就需要对钛氧化物的形成过程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才能进一步在实践中提出合理控制的解决方案并指导工业生产。本课题采用急冷技术冻结熔态铁-钛合金中的钛氧团簇,利用三维原子探针技术及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分析该合金中钛氧化物的赋存形式。提取溶质原子的空间坐标,构建钛氧化物团簇结构;获得其数量与分布;揭示钛氧化物团簇结构演变规律;提出钛氧化物形核的基元-团簇辅助形核机制。基于试验结果搭建熔池环境中钛氧化物形核的物理模型,研究基元-团簇的碰撞长大路径,计算核心的数量密度、形核率等参数,进一步揭示钛氧化物从基元向团簇演变的形核过程。本文首先利用三维原子探针技术研究了铁-钛合金中溶质元素的分布、近邻关系以及Ti、O元素主要存在形式。首次证实了TiO基元的存在,还发现了O原子与TiO基元产生共聚现象,证明了O原子与TiO基元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计算了溶质间的近邻分布状态,证实了TiO与TiO、O与O之间均存在聚集的倾向。发现了非TiO聚集区中TiO小团簇结构表现出一定的遗传性,例如长链状及立体状。第一性原理计算也证实了TiO基元结构的存在,计算得到的团簇结构与试验获得的团簇结构极为相符,推导出在小尺寸团簇长大时,结构倾向于维持Ti/O=1的比例关系。证实了在铁-钛合金的TiO聚集区中TiO团簇的数量密度主要与O含量有关。基于TiO团簇空间分布结果,阐明了钛氧化物的形核过程遵循团簇聚集长大的方式。计算了TiO团簇的基元平均回旋半径,判定了含有2-10个基元的团簇为小团簇,证实了大团簇存在结构起伏。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团簇辅助形核机制:TiO基元逐步聚集形成TiO团簇,O原子随后向TiO团簇聚拢,并不断迁入,Ti原子不断聚集并被排出,最后完成钛氧化物的形核过程。搭建团簇碰撞长大物理模型,推导出基元-团簇的碰撞长大路径,研究了核心数量密度、形核率、基元转移方式及团簇数量随时间的演变规律。将形核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Ⅰ阶段(0<t<1 ns)为孵化期,大量TiO从游离态基元通过聚集碰撞长大的方式逐渐转移至小团簇中,形核率接近0;Ⅱ阶段(1 ns<t<100 ns)为增殖期,大团簇快速生成,其形成速率先上升后下降;Ⅲ阶段(100 ns<t)为稳定期,核心数量及形核率不再发生变化,且尺寸越大的大团簇,数量密度越低。氧位越高,核心数量密度及形核率越早开始快速增长,增长的速度也越快,形核率达到的峰值也越高,并且稳定期核心数量密度越高。当氧位超过5×10-3wt.%,对提升形核率的助益不再显著,建议形核率提升的控氧区间不超过5×10-3wt.%,能达到的形核率峰值为6.07×1029个·s-1·m-3。上述试验及理论研究的开展,确认了在钛氧化物形核阶段微观结构数量、尺寸及分布的演变规律,推演了预形核时期钛氧团簇的演变路径,计算了氧位对氧化物形核率的作用规律,并提出了基元-团簇的二步形核机制,为在实践中合理控制氧化物的形成及数量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三维视频(Three Dimension Video,3DV)逐渐替代二维视频(Two Dimension Video,2DV)成为下一代主流视频技术。人们观看3DV能获得丰富的立体感和沉浸感。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的兴起,不仅使观众摆脱了眼镜的束缚,还向观众提供了视点交互选择功能。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呈现相应视点的3DV。多视视频巨大的数据量,对信息传输基础设施形成挑战。深
肿瘤化疗依然是当今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肿瘤化疗常常失败,癌症的多药耐药性和转移性进展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纳米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机遇。当今纳米药物研究主要是开发纳米载药系统,纳米药物本身仅仅是传统药物的一类制剂或者配方的改进,尚未在纳米尺度上开发出作用机理独特的原始创新药物进入临床。近年来,石墨烯材料因其独特的二维平面结构以及蕴涵的新奇物性引起了全球科学家广泛而持久的关
目前在运行的三值计算机有两种:三值光学计算机和三值电子计算机。前者以三值光学计算机原型系统“上大2016”(简称为SD16)为代表,后者以三值电子运算器“上大2018”(简称为SD18)为代表。二者彰显了这类新型计算机的五大特色:三值、运算器位数众多、运算器按位可分组独立使用、运算器按位可重构和无进位并行加法器。随着三值处理器、三值计算机底层监控软件雏形和任务管理软件雏形的建立,基于这种新型计算机
肺癌在所有的癌症中是最常见、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其死亡率和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位居前列。肺癌分为两类,分别是约占到15%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约占到85%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具有高复发率和高转移率的特征。微小RNA(micro RNA,miRNA)是一类单链非编码RNA分子,约18~2
风灾造成的建筑结构破坏,不仅仅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经济损失,也带来了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威胁。于是,对于现场实测风场的研究和对于风压模拟方法的探讨就变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在结构迎风面测得的风压数据显示高斯特性,而在结构复杂区域以及风场分离流和漩涡流区域常常显示非高斯特性。这一特性导致压力脉动图有很多尖峰点存在,从而导致这些结构部位更容易发生疲劳破坏。风场非高斯特性作为导致结构破坏的重要因素,值得
边坡稳定性问题是土力学中的经典问题之一,如何对边坡安全性进行准确和可靠的评估一直是岩土工程师们关注的重点。到目前为止,对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二维方法,边坡三维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工作还相对较少。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土中吸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引起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但是,对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二维极限平衡法或有限元分析法,目前非饱和土边坡三维稳定性极限分析方面的研究
图像作为自然事物的客观反映,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视觉基础。近几年来,随着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成像设备的广泛普及,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图像凭借其直观的内容、丰富的表现力和传播的便捷性,成为当今人类社会活动中最常用的信息载体。面对爆发式增长的图像数据,如何自动定位图像中吸引人眼注意力的显著对象区域,即显著性检测,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一张图像蕴含的内容毕竟有限,在单张图像上的检测性能
目前传统涡流检测对缺陷定量化评估还存在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内在机理尚未健全,空间磁场的响应变化尚不清晰。缺陷参数精确量化的关键是尽可能全面及准确地获取缺陷周围磁场的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而以线圈阻抗为计算和分析的传统手段已经不适应现代无损检测的发展要求。因此,本文开展涡流磁场理论模型和缺陷电磁特性的研究。在理论建模方面,为了实现空间磁场快速、方便以及准确的计算,以获得问题的解析解为目标,系统研究了磁场
17-4 PH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腐蚀型以及简单的热处理工艺,被广泛使用在汽轮机末级叶片、反应堆中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丝杠和阀杆等部件。回火过程中,纳米尺度富Cu相析出强化是其高强度的主要原因。钢中除了含有Cu之外,还含有Ni、Mn以及碳氮化物形成元素(C、N、V、Nb和Mo)。当中间温度回火时(350℃~500℃),调幅分解会形成纳米级的富Cr区和富Fe区也会起到析出强化的作用。可见,17
随着重大装备锻件的大型化,对于大型钢锭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大型钢锭具有“凝固时间长,凝固过程复杂”的特点,对其组织带来了严重的缺陷。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坚持对大钢锭的解剖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对大铸锭的解剖工作,结合对大型锻件的实际需要,取得了重大进展。大铸锭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晶粒组织粗大和成分宏观偏析严重。两者都与大铸锭在凝固过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