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的溪流理化指标和栖境指标下水生甲虫群落结构,并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了土地利用与生态完整性之间的关系。群落结构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2005年西苕溪中上游流域38个样点共发现水生甲虫12科36属种。优势属是长角泥甲科的Stenelmis和扁泥甲科的Psephenoidss属,出现频度分别为78.97%和67.89%,但有29属的出现频率不大于15%。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鞘翅目群落组成受荫蔽度、总磷、电导率和栖境质量影响最大.样点环境指标聚类把样点被分为三组。第1组(18属种)和第3组(16属种)的水生甲虫种类组成差异极显著(P<0.01)。第2组水生甲虫多样性最高(26属种)。Macronychus,Zaitzevia,Scirtes,Stenocolus,Berosus,Laccobius,Ectopria属可作为清洁水体指示生物,Hydrocassis和Ancyronyx属是重污染水体指示生物.生物完整性是诊断溪流生物学状况和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利用2003年西苕溪TM数据和DEM模型计算了62个样点上游3种空间尺度下(亚流域、沿岸和局部)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果表明,耕地,民居和竹园在流域中的百分比与B-IBI负相关,耕地百分比对B-IBI的影响在亚流域(r=-0.527,p<0.001),河岸(r=-0.665,p<0.001)和局部(r=-0.696,p<0.001)尺度上均显著。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百分比与B-IBI正相关。阔叶林百分比在亚流域(r=0.333,p<0.001),河岸(r=0.589,p<0.001)和局部尺度(r=0.618,p<0.001)与B-IBI显著相关。而针叶林百分比仅在亚流域尺度(r=0.366,p<0.001)与B-IBI显著相关。在研究流域内耕地百分比小于50%的情况下,B-IBI并非随着耕地百分比的增长而线性下降,而是在达到一定阀值后(亚流域尺度,27%;河岸尺度,57%;局部尺度,59%)耕地的影响逐渐趋缓。在耕地百分比小于阀值前,B-IBI在局部尺度上与耕地百分比的增长的关系最强(r=-0.808,p<0.001,n=46)。建议在沿岸区增加阔叶林,针叶林与混交林的占有率,或者建立耕地与溪流间的林地缓冲带,有助于保护和恢复西苕溪生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