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SI铝栅平坦化工艺和材料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er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成电路(IC)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器件特征尺寸的持续降低,为获得IC高集成化、高功能化、高速化和低功耗,高K介质/金属栅(HKMG)制程代替SiON/多晶硅栅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已成为先进CMOS技术的关键。由于金属铝导电率高,与高K介质材料兼容性更好,而成为栅极主流材料。HKMG铝栅化学机械平坦化(CMP)是实现铝栅制程的关键,决定了芯片上器件性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铝栅CMP的关键是实现材料高去除选择性和高完美表面,而CMP抛光液对铝栅CMP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铝栅CMP中栅极铝和阻挡层钴去除速率选择性的问题,本课题采用氧化钝化—选择性螯合的办法,实现了材料高去除选择性,并揭示了栅极铝及阻挡层钴的选择性控制机理。研究表明,在抛光液中含有H2O2时,利用FA/OⅡ型螯合剂对钴、铝选择性螯合的作用,可实现对钴、铝去除速率比的有效控制,控制范围为0.912.12。当抛光液中螯合剂为0.25 ml/L时,钴、铝去除速率比为1:1。而加入15 ml/L FA/O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后,可显著降低钴、铝抛光片粗糙度,分别为5.46 nm和4.10 nm。利用抛光工艺(压力、转速、流量)对钴、铝去除速率的影响趋势,同时调整抛光液配比,可实现对钴、铝去除速率和抛光效果的有效控制。铝是活泼的两性金属,在pH>8.3的碱性抛光液中会发生析氢腐蚀,在表面产生氢气泡,并留下大量蚀坑缺陷。本课题通过静态腐蚀实验和接触角实验,并结合金相显微镜观察腐蚀后铝抛光片表面状态,利用非离子活性剂亲水亲油特性,发现加入15ml/L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时,抛光液的接触角最小,静态腐蚀后铝抛光片的蚀坑缺陷最少,抑制析氢腐蚀效果最好。本课题同时研究了不同pH铝栅CMP碱性抛光液的铝去除速率、pH、粒径、粘度、比重随存储时间的变化趋势,发现初始pH=10.0的抛光液可实现对去除速率、抛光效果和稳定性的综合平衡,即稳定存储48小时后,对铝去除速率达到139 nm/min,粗糙度为13.3 nm,基本满足铝栅CMP中对铝膜的去除要求,对早日实现国产铝栅CMP碱性抛光液产业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可以有效的提升系统频谱利用率,满足人们的通信需求。但是,在SC-FDMA上行链路系统中,由于用户终端的体积与电池容量
智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促进了手机移动应用的快速开发和广泛需求。然而,移动应用商店中的移动应用数量巨大,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移动应用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这带来了移动
图像分割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步骤,其目的是从图像中将感兴趣区域与其它部分进行分离并提取出来。超像素是近年来研究学者们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相比于传
对于热催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甚至红外等气体传感器而言,微加热器是一个关键元件。用于热催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及红外气体传感器的微加热器,由于加热温度较低,其研究主
随着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和WLAN的普及,人们对基于WLAN的室内定位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指纹法是WLAN室内定位的关键技术,该方法以WLAN接入点的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
由于人脸识别在身份识别、访问控制以及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近些年其在计算机视觉以及机器学习领域也是个非常受欢迎的课题。同时,随着网络环境越来越庞大而复杂,以及
随着工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工业无线网络的性能,尤其是对低延迟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对延迟性能起着重要影响的数据链路层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焦点。当前的链路层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急剧增长的业务需求与有限的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很多无线通信系统对相关授权频谱的利用率较低,造成了频谱资源的浪费。认知无线电中的
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通信系统中的用户及终端设备星罗棋布,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传输环境,需要有效的技术去解决频谱资源短缺的问题以应对未来通信网络对更高传输速率、更好
随着人口增长和对空间需求的激增,使得建筑不断向地下发展,深基坑工程大量出现。为了提倡绿色出行、节约资源,必将越来越多地出现毗邻既有地铁的深基坑开挖施工。因此,对毗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