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热胁迫响应基因TaMBF1c与TaMYB的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需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温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发掘小麦耐热相关基因以及揭示其参与热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对小麦耐热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是在小麦苗期叶片热胁迫前后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对热胁迫后响应基因TaMBF1c、TaMYB80和TaMYB85进行了克隆、功能分析及耐热性机理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TaMBF1c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克隆了小麦TaMBF1c三个部分同源基因,分别定位于7A、7B、7D染色体上;序列多态性分析发现其编码区序列相似度很高并且非常保守;qRT-PCR分析发现其热胁迫前后的表达模式一致。TaMBF1c-7B启动区域包含3个热胁迫响应元件(HSE),通过转录激活实验筛选出了 11个小麦热激转录因子(TaHsfA)可能通过与HSE结合激活TaMBF1c-7B的转录。超表达TaMBF1c-7B可以提高小麦的耐热性;而抑制TaMBF1c表达导致小麦的热敏感性增加,说明TaMBF1c参与调控小麦的热胁迫响应过程。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到了 TaMBF1c-7B的一个互作蛋白TaG3BP,同源比对预测其可能是应激颗粒(SG)的一个组成成分。利用35S:TaMBF1c-7B-MYC转基因拟南芥材料进行IP实验结合质谱分析的方法,获得了 23个与TaMBF1c-7B共沉淀的SG组分。进一步通过烟草细胞内瞬时共表达实验发现,热胁迫条件下TaMBF1c-7B可以与拟南芥SG的marker蛋白AtRBP47共定位于SG中。另外,通过核糖体分离技术和Western B1ot实验,证明了热胁迫条件下TaMBF1c可以与核糖体40S小亚基共沉淀。多聚核糖体图谱结合高通量测序(RNA-seq)的方法,发现热胁迫后小麦TaMBF1c基因缺失突变体中微管运输、翻译起始、胁迫响应以及蛋白质加工和代谢等途径中相关基因的翻译效率(TE)降低。2.小麦TaMYB80和TaMYB85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小麦TaMYB80基因编码一个MYB-related类型的转录因子,TaMYB85基因编码一个R2R3-MYB类型的转录因子。它们在转录水平上受热胁迫、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等多种逆境胁迫诱导表达。TaMYB80和TaMYB85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内,且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其转录激活区域位于N端。超表达TaMYB80基因转化拟南芥,可以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热性和抗旱性;超表达TaMYB85基因转化拟南芥和小麦,也可以提高转基因株系的耐热性和抗旱性。
其他文献
作为我国第一大作物,玉米果穗的顶部籽粒频繁发生败育,造成玉米减产。玉米籽粒败育为何总是在果穗顶端发生,以及籽粒败育是如何被调控的,目前仍没有统一观点。本研究主要以郑单958(一般穗型)和登海605(大穗型)2个玉米品种为对象,针对籽粒选择性败育及其诱导机制开展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人工推迟果穗底部授粉,改变了自然状态果穗籽粒由下向上的授粉顺序。同时授粉处理中,中下部籽粒正常生长至成熟;而
变量播种是一种根据土壤的养分、光照、蓄水能力等因素合理精准地投放播种量的精准农业技术,不仅能大幅度增加作物产量,同时节约了用种量。变量播种控制系统作为变量播种实施的载体,从实现原理上分为实时传感器式和处方图式变量播种控制系统,而处方图式变量播种控制系统集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前沿技术,是未来精准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对于变量播种控制系统的研究,国内虽已在播种电驱控制方面
植物根系一方面固着植株保证地上部直立生长,另一方面是水分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根系构型是植物长期进化及发育的结果,保证了植物在多变自然环境中的生长与繁衍。遭遇逆境胁迫时根系在形态、生理和分子水平做出适应性改变。氮素是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在土壤中移动性强且随着时间空间的推移,分布差异大,因此是作物高产优质的主要限制因子。目前,我国氮肥利用效率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作物对氮素吸收利用存在显著基因型差异,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是十字花科类植物的重要害虫。由于长期的化学防治,小菜蛾对包括氯虫苯甲酰胺在内的多种杀虫药剂都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抗药性。先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多种蛋白编码基因参与调控了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包括鱼尼丁受体、细胞色素P450、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微小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为切
一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容量激增,类型多样,传播加速,这"将语言服务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纪元",信息处理技术成为新兴语言服务市场的"基础支撑"(王华树,2016:19)。对于译者(包括研究者)而言,语言信息的处理无疑是最为基础的一项要求,与此相关度最大的莫过于语料库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两个方面。目前自然语言处理(NLP)所使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主要是Python,它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包(Nat
期刊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也是中国最主要的增温区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西藏不断面临着气候变暖给物种多样性甚至整个高原生态系统带来的巨大挑战。丛藓科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大科,生态辐宽,耐寒耐旱性强,是不同生态系统的先锋植物。形态上进化出了很多抵抗干旱胁迫的结构,该科是高原生态系统的优势类群。本研究按照新的分类系统以及文献资料标本的借阅整理出了西藏20世纪的丛藓科植物有27属、90种。本人所在
多能性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PSC)与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或上胚层细胞一样都具有分化成外、中、内胚层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因此能够用来在体外模拟不同细胞谱系分化发育的过程以及大量制备具有疾病模拟、药物筛选和临床治疗等用途的细胞。过去,科学家通过利用爪蟾、斑马鱼、鸡和小鼠等模式动物初步阐明了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谱系建立的信号通路与基因调控的基本原理,类似的发育学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口粮作物。高产和稳产是小麦育种家们不懈的追求目标,粒重是产量构成因子之一,发掘控制小麦粒重的关键基因并阐明其分子机制是小麦遗传改良的基础,也是开展小麦分子设计育种的前提。本实验室前期利用普通冬小麦农大3338(小粒)和京冬6号(大粒)衍生的DH群体在4A和4B染色体上定位了在多个环境条件下稳定表达的千粒重QT
目的外泌体microRNA参与阿兹海默症的发生和发展,长期慢性铅暴露同样可引起阿兹海默症样神经损伤症状,最终引起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但是有关外泌体microRNA在铅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未见报道。本研究首先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铅作业工人血清外泌体microRNA表达谱的变化,并筛选关键差异microRNA。应用铅暴露大鼠模型及体外小胶质细胞染毒模型,初步阐明关键外泌体microRNA对其靶基因参与的信
合成香料是食品香料的主要来源,约占四分之三的市场份额。合成香料现有的工艺普遍存在污染严重,原子经济性低的缺陷。α-取代酮和吲哚类化合物是重要的食品香料或合成香料重要中间体,传统的有机合成路线通常产率低、反应条件苛刻,副反应干扰严重。有机电化学合成使用电子作为反应试剂,避免了有毒有害氧化还原试剂的使用。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有机电化学合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卤素离子简单易得,相对廉价,毒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