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1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恢复期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变化,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测定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首次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23例,男85例,女38例,年龄34~70岁,平均(51.0±9.5)岁。梗死部位:前壁77例,下壁46例(右室壁、正后壁和高侧壁急性心梗于人选时排除);再灌注治疗包括急诊PCI(于发病后6小时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术)和溶栓(于发病后12小时内行溶栓治疗)74例,非再灌注治疗(常规药物治疗)49例。依据SVO2数值将患者分为SVO2>60%组(A组,n=62)和SVO2≤60%组(B组,n=61),患者于心肌梗死四周后利用外源气体再吸技术测定SVO2、心脏指数(CI);采用PHILIPS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2)与B组比较A组前壁心梗例数明显低于B组,下壁心梗例数明显高于B组,B组的CK-MB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至随访4周时,与B组比较,A组的SVO2值较高,INESV及LV-EDV较小,LVEF较大,CI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O2与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二者呈高度正相关,A组r=0.8844(P<0.01),B组r=0.794(P<0.01)。(4)与B组比较,A组再灌注例数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非再灌注例数较A组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无创外源气体再呼吸法测定SVO2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SVO2可用于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恢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3)SVO2=60%可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界指标,SVO2≤60%的患者心功能较差,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