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膜丁酸钠对羔羊的宿主防御肽表达及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g1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用包膜丁酸钠为试验材料,探讨包膜丁酸钠对不同状态下羔羊免疫力、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宿主防御肽表达的影响,为包膜丁酸钠在羔羊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正常组:选择42日龄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的断奶羔羊24只,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CON组)、抗生素组(A CON组)和包膜丁酸钠A组(CSB A组)和包膜丁酸钠B组(CSB B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空白对照组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日粮,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 mg/kg的黄霉素,两个包膜丁酸钠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包膜丁酸钠(2 g/kg、3 g/kg),常规饲养,自由采食、饮水,记录采食量、体重等。LPS刺激组:选择42日龄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的断奶羔羊24只,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L×CON组)、抗生素组(L×A CON组)和包膜丁酸钠A组(L×CSB A组)和包膜丁酸钠B组(L×CSB B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日粮饲喂与正常组相同,在试验期14天和28天屠宰前给予羔羊腹腔注射100μg/kg体重(BW)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注射3 h后,重复正常组采血、屠宰、取样操作。结果如下:(1)包膜丁酸钠对不同状态下羔羊免疫力的影响:在整个试验期,日粮添加包膜丁酸钠对正常组羔羊的器官指数均有提高趋势(P>0.05),在试验第14 d,与CON组相比,日粮添加包膜丁酸钠能显著降低正常羔羊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脏中IL-6和TNF-α,脾脏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二指肠中IL-6和TNF-α的含量(P<0.05);在试验第28 d,与CON组相比,日粮添加包膜丁酸钠能显著降低正常组羔羊血清中TNF-α、肝脏中IL-1、IL-2、TNF-α、脾脏中TNF-α和十二指肠中IL-1、IL-6、TNF-α的含量(P<0.05)。在整个试验期,日粮添加包膜丁酸钠对LPS组羔羊的器官指数均有提高趋势异(P>0.05),在试验第14 d,与L×CON组相比,日粮添加包膜丁酸钠能显著降低LPS组羔羊血清中TNF-α、IL-1、IL-6和溶菌酶(LZM),肝脏中IL-1、IL-6、TNF-α,脾脏中IL-1、IL-6和十二指肠中TNF-α的含量(P<0.05);在试验第28 d,与L×CON组相比,日粮添加包膜丁酸钠能显著降低LPS组羔羊血清中TNF-α、IL-1、IL-6,肝脏中IL-1、IL-2、TNF-α,脾脏中IL-1、TNF-α和十二指肠中TNF-α、IL-6的含量(P<0.05);(2)包膜丁酸钠对不同状态下羔羊肠道宿主防御肽表达的影响:在试验第14 d,相对CON组,日粮添加包膜丁酸钠能显著上调正常组羔羊十二指肠中β-防御素1(BD-1)基因和空肠中β-防御素2(BD-2)、SMAP-29基因的表达(P<0.05);在试验第28 d,相对CON组,日粮添加包膜丁酸钠能显著上调正常组羔羊十二指肠中BD-2基因和空肠中BD-1、BD-2基因的表达(P<0.05);在试验第14 d,相对于L×CON组,日粮添加包膜丁酸钠能显著上调LPS组羔羊十二指肠中BD-2基因,空肠中BD-1、BD-2、SMAP-29基因和回肠中BD-1、BD-2基因的表达(P<0.05);在试验第28 d,相对于L×CON组,日粮添加包膜丁酸钠能显著上调LPS组羔羊空肠和回肠中BD-1、BD-2、SMAP-29基因的表达(P<0.05)。(3)包膜丁酸钠对不同状态下羔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试验第14 d,与CON组相比,日粮添加包膜丁酸钠能显著升高正常羔羊组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十二指肠中T-AOC、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P<0.05);在试验第28 d,与CON组相比,日粮添加包膜丁酸钠能显著升高正常羔羊组血清中T-SOD,肝脏中T-AOC,脾脏中T-AOC、T-SOD,十二指肠中T-AOC、T-SOD和GSH-Px的含量(P<0.05);在试验第14 d,与L×CON组相比,日粮添加包膜丁酸钠能显著提高LPS组羔羊血清和十二指肠中T-AOC,肝脏和脾脏中T-AOC、T-SOD的含量(P<0.05);在试验第28 d,与L×CON组相比,日粮添加包膜丁酸钠能显著提高LPS组羔羊肝脏和脾脏在T-AOC、T-SOD、GSH-Px,十二指肠中T-SOD、GSH-Px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2 g/kg的包膜丁酸钠和3 g/kg的包膜丁酸钠都能提高羔羊的免疫力、抗氧化能力,刺激肠道宿主防御肽相关基因的表达。
其他文献
肺癌是一种对全世界人类健康都具有极大威胁的恶性肿瘤疾病,癌症数据分析表明,每年死于肺癌的肿瘤患者约有176万人。大豆苷元(daidzein,DAI)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大豆产品中的天然异黄酮类化合物,因其具有良好的药效药理机制而受到各国学者关注,但其对于肺癌的防癌抗癌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因此,本实验以肺癌细胞作为体外研究模型,从细胞及分子水平上对DAI的抗癌机制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研究DAI对3种肺癌细
牛白血病病毒(Bovine leukemia virus,BLV)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牛传染性病毒之一,可编码miRNA(BLV-miRNAs),有研究表明外源性miRNA可以通过食物摄取跨界调控动物基因,所以,BLV-miRNAs可能具有跨界调控人类淋巴细胞功能的风险。基于此,我们以BLV-miRNAs跨界调控的普适性为切入点,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并预测BLV miRNA跨界后可能调控的人源基
由于较高的复发率和转移率,肺癌已经成为全球“头号癌症杀手”,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导致几十万人失去生命、几百万人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中药治疗法作为近年来新兴起的手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甘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及衍生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我们在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后,发现了一种甘草衍生物—18β-甘草次酸(18β-Gly),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并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因其对肺癌的具体分子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寄生在人及多种动物的肝胆管和胆囊中引起华支睾吸虫病。全球有超过2亿人存在感染华支睾吸虫的风险,而仅中国的感染人数就达1 300万之多,其中又以广东、广西和黑龙江尤为严重,对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控刻不容缓。粪便中检出虫卵是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金标准,但该方法敏感性低,容易漏诊,且无法进行早期诊断,临床亟需建立高效、准确的方法用于
坏死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Fn)是无芽孢、严格厌氧、多形态的革兰氏阴性菌,诱发多种疾病,其中以牛羊腐蹄病、肝脓肿和人的Lemierre′s综合征最为典型。坏死杆菌诱导多种细胞发生凋亡及炎症,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作为机体重要的防御细胞也包含在内,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以羊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RAW246.7)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坏死杆菌诱导免疫细胞凋亡和产生炎
牛坏死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是革兰氏阴性厌氧多形性细菌,主要引起肝脓肿、腐蹄病和犊牛白喉,并在奶牛乳腺炎、子宫内膜炎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牛坏死杆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作用是其入侵机体及致病的关键步骤,因此,明确43K OMP发挥黏附作用的主要位点及筛选相应抗原表位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从牛坏死杆菌43K OMP与宿主细胞的黏附功能为出发点,筛选43K OMP的黏附功能
气候环境是影响畜牧养殖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冬季时间长、气温低,极易诱导动物机体产生冷应激,进而引起能量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和行为等异常。骨骼肌作为能量储存与利用的重要组织之一,可以维持低温环境下机体的运动和产热。此外,骨骼肌作为分泌器官在应对环境和代谢变化时分泌多种肌细胞因子,其分泌的IL-6能够参与骨骼肌葡萄糖和脂质代谢。同时,由OGT和OGA介导的O-GlcNAc糖
冷应激是造成畜禽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严重受损的重要原因。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冷暴露会导致肝脏发生损伤,炎症和氧化应激等,但是,冷暴露究竟是通过什么机制引起肝脏损伤的呢?细胞焦亡信号通路在肝脏疾病中显著激活,抑制细胞焦亡信号通路可以缓解疾病,成为预防治疗的途径。那么,冷应激是否能通过激活细胞焦亡信号通路导致肝损伤?本实验通过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构建小鼠体内和体外的冷应激模型,旨在明确冷暴
寒冷是北方常见的应激原。冷应激会导致动物免疫性能下降,也会延缓动物的生长,降低动物的生殖能力,是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肺脏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其内由数以亿计的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能够与冷空气直接接触,造成肺脏发生应激反应。已有的研究表明,Shh信号通路胚胎肺脏的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参与肺脏疾病的调控。那么,冷暴露状态下,肺脏组织及肺泡细胞的损伤机制是怎样的呢?因此,本研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对世界养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BVDV急性感染常导致宿主白细胞数量严重的减少,从而引起了机体的免疫抑制;不同BVDV毒株的毒力强弱不同,导致的淋巴细胞衰竭的程度也不同,且具有可逆性。BVDV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研究表明小鼠可以作为BVDV的急性感染模型,感染后引起淋巴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明显降低,然而不同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