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脑炎病毒prM-E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inn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脑炎又称蜱传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经硬蜱媒介所致自然疫源性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主要分布于亚洲和欧洲一些国家。我国主要见于东北及西北原始森林地区。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外来人群的涌入、森林工业生产环境的改变和林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森林脑炎流行范围逐渐扩大,病例数逐年上升。因此森林脑炎的防治受到高度重视。 中和试验(NT)和血凝抑制试验(HI)是诊断黄病毒感染的最特异方法,然而中和试验耗时较长,常需要几天,且需要专门进行活病毒操作的封闭实验室,因此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现在一般使用ELISA试验检测血清和CSF中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商品化ELISA试剂盒使用灭活的病毒作为抗原,此种病毒的培养和抗原的纯化需要在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并且发现完整灭活病毒作为抗原的ELISA试验与其他黄病毒感染有交叉反应,因此许多学者针对替代抗原进行了研究。 M和E蛋白是森林脑炎病毒的结构蛋白,E蛋白能诱导保护性抗体,具有与受体结合、细胞膜融合的功能和血凝活性。prM-E基因在转染细胞中表达时,可牢固地锚定在胞内内质网膜上,形成稳定的空间结构,并保证prM与E间的共价结合。 本研究选择我国森林脑炎病毒MDJ01株的prM-E基因作为靶基因,首先对其进行了克隆表达。从TBE病毒MDJ01株感染的BHK21细胞培养液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获得含prM-E基因的DNA,利用Not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将prM-E基因插入供体质粒pFastBacl中,测序证实编码基因插入正确。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含有Bacmid DNA和Help质粒的DH10Bac菌株,利用Tn7转座子为工具,使之发生同源转座,通过蓝白斑筛选和PCR扩增,获得含有prM-E基因的重组Bacmid DNA。 将重组Bacmid DNA转染昆虫细胞Sf9后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vBACME),将rvBACME感染Sf9细胞,用RT-PCR对其转录产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
其他文献
科尔沁沙地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沙地中水热组合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但是,由于大范围的开荒和过度土地利用,致使该区成为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过去对于
“规律探寻问题”是指给出一组具有某种特定关系的数、式、图形,或是给出与图形有关的操作、变化过程,要求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探求其中所蕴含的规律,进而归纳或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并加以验证的数学探究题.在此类问题中,条件的呈现趋向于结构性的特征,而规律、思想方法、策略等则是“条件”隐性存在的魂.其解题思维过程是:从特殊情况入手→探索发现规律→综合归纳→猜想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由于规律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