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严格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TC),观察比较火针治疗与西药内服(依托考昔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并为其临床推广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研究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部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合格患者共70例,经过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火针治疗,1次/日,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片内服,120mg/次,1次/日。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共计7天。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疼痛强度、关节功能、关节红肿程度进行评分记录,并记录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相关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尿酸),其中治疗组加以记录每次行治疗后的即刻镇痛效应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疗程完成后患者将对其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耐受性评价,并在初诊后3个月通过随访,记录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复发情况。通过对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明确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探析其作用机制。结果:70例受试者中,共脱落0例,实际完成7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一般情况(治疗前体温、呼吸、心率)、初诊时基本病情(发病至就诊时间、病变关节分布、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关节红肿、实验室指标)具有可比性(P>0.05)。1.镇痛效应方面:①两组1疗程结束后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表明火针法及西药口服法均能有效减轻关节疼痛(P<0.01),1疗程结束后两组间VAS评分差异不大(P>0.05),即两种治疗方法缓解疼痛总体疗效相当;②两组均在治疗第1天即能起到止痛作用(P<0.01),两组间每天VAS评分值比较,在治疗第1、2、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第4、5、6、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早期止痛效果较西药内服法强,但在治疗中后期及1疗程结束后止痛效果差别不大。③从当天止痛作用来看,治疗第1、2、3天两组间当天止痛作用差异明显(P<0.05),第4、5、6、7天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火针法在早期止痛效果优于西药内服,但在中后期两组间止痛作用相当。④止痛累积效应方面,治疗组第1、2、3、4、5天累积效应优于对照组(P<0.05),第6、7天两组累积效应相当(P>0.05)。⑤治疗组疼痛明显好转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疼痛完全缓解时间差别不大(P>0.05),1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疼痛消失率无明显差别(P>0.05)。针灸即刻镇痛疗效评价,治疗组87.35%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短时间内疼痛有明显缓解,称为针灸即刻镇痛效应,其起效时间平均7.76±4.57min,维持时间平均8.32±2.54h。2.关节功能方面:治疗组治疗1天后关节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对照组在治疗第2天后才能明显改善关节功能(P<0.05);治疗第1、2、3、4天,治疗组改善关节功能效果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第5、6、7天两组改善关节功能效果相当(P>0.05)。3.关节红肿方面:治疗组在疗程第1天即能快速缓解关节红肿(P<0.01),而对照组在疗程第2天才能起到明显效果(P<0.01);治疗组消除关节红肿疗效在疗程第1、2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第3、4、5、6、7天效果相当(P>0.05)。4.实验室检查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降尿酸效果较对照组显著(P<0.05)。5.综合评分比较:综合评分即VAS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关节红肿评分之和。两组均在疗程第1天开始就能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综合情况(P<0.05)。在疗程的第1、2、3、4天,治疗组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综合症状体征效果较对照组显著(P<0.05),疗程第5、6、7天两组在改善综合症状评分方面疗效相当(P>0.05)。6.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74.2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相当。7.三个月内复发率:随访发现,治疗组在初诊后3个月内复发率为11.43%,对照组为37.14%,治疗组能有效降低3月内复发率(P<0.05)。8.安全性及耐受性:治疗组耐受性评分为84.06 ± 7.25分,对照组为78.20 ±11.25分,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治疗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火针法与西药内服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相当,且安全性及耐受性均较好。但相比之下,火针法在早期快速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消除红肿方面疗效优于西药内服法,且能有效降低其3个月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