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土体土压力和变形计算几个问题的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p2007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深基坑工程也越来越多。我国的基坑支护设计是近30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个“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的过程,尽管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目前还是有许多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探讨摸索和改进。   基坑土压力是基坑支护设计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传统基坑支护设计中所采用的土压力计算模式,由于它有许多假设条件,加上基坑开挖施工、及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常常使得计算的土压力与实际值产生误差。此外,由于基坑土体成份、组成、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基坑开挖过程对基坑土体变形的影响等因素,使得基坑土体的变形也较难准确地预估。   针对基坑支护设计中的土压力和变形计算中的几个问题,结合工程算例,经过分析研究,得到以下主要成果:   1.在分析基坑支护设计中的土体土压力和变形的计算发展现状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基坑工程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采用非饱和土力学理论计算基坑土压力时,基质吸力对基坑支护的影响较大:基质吸力沿深度不变时,当基质吸力从0增加到60kPa,张拉裂缝深度,增加了近3倍:主动土压力值,减少了约40%;最大弯矩值,减少了60%。基质吸力沿深度一直到地下水位处成为零时,当基质吸力从0增加到60kPa,张拉裂缝深度,增加了近2.4倍;主动土压力值,减少了约22%:最大弯矩值,减少了58%:   3.以挡土墙后滑裂体为梯形楔体基础,利用空间理论对土压力进行研究分析,推导了墙后为无粘性土和粘性土时的土压力计算公式。并且得出当墙后为无粘性土时,挡土墙的长、高比趋向无穷大时,即B/H趋向无穷大时,此时滑裂体即为一三角形楔体,与库仑理论的滑裂体形状相同;   4.通过算例,利用本文提出的空间土压力计算公式和朗肯理论分别进行计算,对比分析得到,按空间问题求得的土压力值,更符合实际情况,且小于按平面问题计算所得的值,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基坑开挖过程,重点模拟和分析了基坑开挖对基坑土体变形的影响过程: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桩项水平位移越来越大,桩体水平位移大至呈三角形分布;   6.以广州科贸园B3地块深基坑工程为例,基于ANSYS平台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拟分析,随着开挖的结束,基坑水平位移逐渐稳定,桩顶水平位移计算最大值为42.6mm,实测值为35.5mm,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不超过20%。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可以用来作为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的参考。
其他文献
真空预压法与堆载预压法同为排水固结法的一种,在使用荷载不大的情况下,真空预压法与堆载预压法相比具有加载速度快,稳定性好的优点。近年来,真空预压法在软土地基加固中使用非常
煤气化技术是关于发展煤基化学品、煤基液体燃料、联合循环发电、多联产系统、制氢、燃料电池等过程的工业基础,是这些行业的关键技术、龙头技术和共性技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
随着钢结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使用钢结构,而构件中的梁柱尺寸也越来越大,这样在梁柱连接处会形成一个较大的节点域,由于梁柱的约束作用,此节点域刚度相对于梁或柱刚度
光滑粒子动力学法是一种具有拉格朗日性质的纯无网格方法,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计算域离散和数值离散性质,适合求解具有自由移动界面和复杂物理边界的工程科学问题。相对于传统的基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SRC)是型钢(S)外包混凝土(RC)的一种组合结构,这种形式的组合结构能够充分发挥材料各自的特性,具有乘载力高、刚度大及抗震性
膜分离技术被称为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水处理技术,是近四十年来发展速度最快、应用范围最广的高效分离技术。在膜分离过程中,由于物质一般不发生相变、分离效果好、操作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和构筑物中,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的底层短柱,因抗震性能的要求,通常需要在柱中选用井字复合箍、复合螺旋箍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筋,配筋非常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学位
本论文依托桂林市科学技术局资助的“住宅厨房集中烟道空气动力学分析及桂林市烟道优化设计研究”课题。主要是针对多层住宅厨房集中排烟道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目的是在现有集
化学沉淀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化学沉淀法除磷具有高效、廉价及稳定等特点。本实验以硫酸铝、硫酸铁、硅酸钠等为原料,采用共聚法制备出聚合硅酸铝铁混凝剂,并考